網絡營銷培訓師講師劉杰克老師應邀為清華大學移動互聯網總裁班講授微信營銷課程
2014年8月5日,資深品牌與網絡營銷專家及微信營銷講師培訓師劉杰克老師應邀為清華大學移動互聯網總裁班講授《市場營銷創新與微信營銷實戰策略》培訓課程,數十位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企業家和職業經理人學員以飽滿的熱情參與了本次的學習培訓。互聯網社會的深入發展帶來了市場環境的巨大變化,能否結合互聯網社會的特點來構建當前時代的市場營銷戰略正成為決定企業能否取得持續成功的關鍵。帶著這一疑問,全體學員積極投入到全程的培訓之中,并就自己關注的互聯網與市場營銷的熱點問題頻頻與老師交流互動,受到劉杰克老師的高度稱贊!在我國互聯網的發展過程中,PC互聯網已日趨飽和,移動互聯網卻呈現井噴式發展。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移動互聯網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1月,我國移動互聯網用戶總數達8.38億戶,在移動電話用戶中的滲透率達67.8%;手機保持第一大上網終端地位。我國移動互聯網發展進入全民時代。伴隨著移動終端價格的下降及wifi的廣泛鋪設,移動網民呈現爆發趨勢。
隨著寬帶無線接入技術和移動終端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迫切希望能夠隨時隨地乃至在移動過程中都能方便地從互聯網獲取信息和服務,移動互聯網應運而生并迅猛發展。然而,移動互聯網在移動終端、接入網絡、應用服務、安全與隱私保護等方面還面臨著一系列的挑戰。其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的研究,對于國家信息產業整體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計算機學報》刊登的“移動互聯網:終端、網絡與服務”一文,從移動終端、接入網絡、應用服務及安全與隱私保護4個方面對移動互聯網的研究進展進行闡述與分析,并對未來的研究方向進行了展望。移動互聯網(MobileInternet, 簡稱MI)是一種通過智能移動終端,采用移動無線通信方式獲取業務和服務的新興業務,包含終端、軟件和應用三個層面。終端層包括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電子書、MID等;軟件包括操作系統、中間件、數據庫和安全軟件等。應用層包括休閑娛樂類、工具媒體類、商務財經類等不同應用與服務。隨著技術和產業的發展,未來,LTE(長期演進,4G通信技術標準之一)和NFC(近場通信,移動支付的支撐技術)等網絡傳輸層關鍵技術也將被納入移動互聯網的范疇之內。
清華大學(Tsinghua University)簡稱清華,誕生于1911年,因北京西北郊清華園得名,清華大學校園位于北京市海淀區北四環與北五環之間,東臨地鐵13號線,西臨北大、圓明園,是中國最美麗的大學之一;清華園原為皇家園林,清朝康熙年間稱熙春園,雍正、乾隆、咸豐先后居住于此,咸豐年間熙春園改名為清華園。校園總占地面積392.4公頃(校本部306.0公頃,不含附屬醫院),總建筑面積198.1萬平方米;校園綠化率54.8%,擁有樹木1152種,其中喬木4.5萬株,灌木18.8萬株,百歲以上古樹240棵;公共教室面積5.3萬平方米,教室276間,學生公寓共45萬平方米,1.39萬間。在清華二校門北邊小山下,有一塊被清華校友稱為“清華第一碑”的“海寧王靜安先生紀念碑”,為當年國學研究院師生為紀念王國維而立,碑銘上陳寅恪撰寫的“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恰是一代代清華學人精神的寫照。校園內各個不同時期的建筑自然形成各具風格的建筑群落,為師生創造了適宜的工作、學習、生活環境。大禮堂為中心景觀,圖書館(一、二、三期工程)、科學館、清華學堂、同方部、 西體育館及理學院等建筑分布其間,原王府庭園工字廳、古月堂、水木清華等古建筑及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描述的“荷花池”(近春園遺址)則展示了中國傳統的園林風格;東區則以1950年興建的蘇式主樓為主體,以及建筑館、明理樓、經管學院、逸夫科技館等現代風格的建筑物。
相關介紹:劉杰克,著名互聯網專家、實戰市場營銷專家、品牌營銷策劃與網絡營銷專家、微信微博新媒體與電子商務專家;品牌與網絡營銷顧問;北京大學及清華大學總裁班品牌與網絡營銷培訓課程特聘教授;著名微營銷講師與移動互聯網絡營銷講師;《網絡營銷實戰》、《微營銷與社會化新媒體營銷》、《互聯網思維》、《互聯網金融》、《大數據營銷》等系列原創數字營銷與品牌課程資深培訓師講師;劉杰克營銷顧問機構首席顧問;衡濟堂集團獨立董事;曾在多家知名外資及民營企業任戰略總監、營銷總監及總裁;著有代表作《營銷力》等,電話:010-51290609,劉杰克老師官網: http://www.letushow.com/,電子郵件:jackliupku@163.com,博客:http://blog.sina.com.cn/jackliupku,微博:http://weibo.com/jackliupku,微信:jackliupku
劉老師好,您的課程真棒,感謝您精彩的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