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營銷講師培訓師文摘:金融行業與網絡營銷成求職新熱點
網絡營銷講師培訓師文摘:金融行業與網絡營銷成求職新熱點。金融機構是本地畢業生最喜歡的行業。“這個行業每年都是供大于求,而且參加招聘會的職位也不多,但本地人比較偏愛。”蔡小梅解釋,很多家長覺得金融行業薪資穩定、前景好,于是東莞本地生源多是流向金融行業。“這也打擊了很多生產、技術型企業的招聘積極性,他們很想招聘一些本地應屆畢業生,但本地學生似乎對類似崗位不感興趣。”
某商業銀行辦公室負責人告訴記者,銀行每年也會招聘一些應屆畢業生。“銀行的應屆畢業生招聘主要是對口的簽約學校,做人才儲備,在東莞就偏重本地生源。招聘崗位也主要是前臺人員、廳堂崗位或文員。”他解釋,應屆畢業生沒有工作經驗,不適合業務崗位。“從選擇上來看,一是要各科成績比較優秀,再就是面試的時候有較強的溝通技巧,而且做服務崗位也比較注重形象,所以形象氣質好的應聘者會有一定優勢。”
喜歡上網交際,喜歡逛淘寶,有沒有想過以此為職業?記者從智通人才了解到,今年以來,網絡營銷也成為新的招聘熱點。這個職位幾乎是所有需要推廣的企業都會設立,主要的工作就是通過互聯網來推廣產品,營銷客戶。而且這類工作崗位對應屆畢業生也完全不設壁壘,沒有工作經驗也行,只要你喜歡上網,想法新潮而且有不錯的溝通技巧就行了。
這類崗位的工資也普遍高出生產技術類、服務類300~500元,平均月薪3500元左右,對于應屆畢業生來說還是不錯的。有不錯的薪水、行業前景也比較好,那畢業生們對這個崗位還有什么不滿意呢?
多數受訪學生表示,最大的擔心就是工作不穩定。“畢竟是營銷,可能壓力也比較大。”智通人才公關部副總監蔡小梅解釋,網絡營銷和普通的銷售工作不同,主要是利用網絡推廣產品,或運營企業電子商務平臺,做一些信息發布和維護。“其實和玩朋友圈也差不多,只要你對電子商務有一定了解,語言有趣,又有吸引人的想法,哪怕沒有什么專業知識也能邊做邊學。”此外,網絡營銷已經是大勢所趨,“就算目前無法到大企業任職,但累積了網絡營銷的經驗,以后也是一通百通,所有行業都需要這方面人才。”
又是畢業季,11月~12月東莞共有8場針對畢業生的招聘會,其中月底一場規模較大的高校畢業生專場招聘會,提供的崗位將近5000個,有來自聯通、中石化等大企業,也有以純集團等本土品牌公司,給畢業生的薪酬在3000元~5000元之間。
對于扎堆的招聘會,應屆畢業生看法也不同,多數表示各個崗位都會嘗試,也有少部分只選專業對口的。各大招聘網站的數據顯示,大學生選擇的就業方向里,新興職業開始成為一種行業偏好。調查發現,越來越多大學生在追求薪資待遇之外,也非常看重企業及個人的發展平臺。
一般10月~11月是名企集中招聘的日子,隨后小公司就比較多。接著來年3、4月份也是一個校招的高峰期。小何提醒,投簡歷的時候要看好招聘要求,多投一份簡歷,就多了一個機會。
除了自己找工作以外,也有師姐說要善于利用人脈。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小范告訴記者,她現在正在體驗各種工作,畢業才一年,已經做過很多工作。“我的實習,很大一部分都是學長學姐介紹去的,他們出去得早,資源更多,找工作的時候多跟他們交流。”另外,多和校方、家人溝通,學校是要提高就業率的,有什么需要可以和老師說。要多關注校內的就業平臺,里面會發布很多的職位,有合適的就要勇敢去嘗試。
記者采訪了多名應屆畢業生,發現多數大學生求職的心態不再拘泥行業,更看重自己的發展前景。小龔是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現在正在廈門旅游局實習。他告訴記者:“求職中我是屬于海投的那一類,只要單位不錯,崗位可以接受就會去嘗試。”小龔表示,現在并沒有明確的職業規劃。雖說主要的就業方向是酒店和旅游,但是學習范圍太廣導致專業性不強,沒有什么優勢,所以選擇廣泛地投簡歷,只要有合適的就會去。
學土木工程的小林更是把目光放到了廣告策劃:“目前在一家廣告公司創意部實習,畢業之后就想留在這里工作。預計用3~5年來做基本功,把工作做精做細,希望第8年可以升到管理層。”
相對于廣撒網,也有小部分應屆畢業生強調專業對口。小蔡告訴記者:“已經學了三年多的稅務,不想白學。畢業后想從事本專業的工作,相關的金融行業也可以接受。”
在求職大軍中一路過關斬將的學長學姐們對于找工作有很多的體會。小何學的專業是軟件學,畢業后在一家時裝公司做咨詢工作。“跨度有點大,不過做久了也很上手。”小何表示,以前在校時做了很多學生工作,接觸的人、事都很多,所以適應能力強。“找工作很容易挫傷自信心,我當初投簡歷也吃了很多閉門羹,不過我也不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