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網絡營銷講師培訓師劉杰克老師課程案例:投連險如何插上互聯網+翅膀成功逆襲
著名網絡營銷講師培訓師劉杰克老師課程案例:投連險如何插上互聯網+翅膀成功逆襲?有這樣一組新鮮出爐的數據:2015年我國投連險的新增保費收入為677.88億元,而2014年、2013年時的這個數據分別只有289.5億元、83.18億元,2015年、2014年同比增幅分別為134%、248%。這是來自華寶證券最新一期投連險報告中的數據,這家長期研究投連險的券商發現:投連險市場格局正在悄變。
投連險,這一本與股市唇齒相依、素有”基金中的基金”之稱的保險產品,如今卻因非標資產的惹火、互聯網的嫁接,而成功逆襲。得益于政策開閘、重新修整面容的投連險,迎來了發展的”第二春”。盈利模式悄然試水”管理費” 。換了身”馬甲”之后,投連險成功咸魚翻身。與其他類型的公私募產品相比,新版投連險作為一類嫁接于公眾投資者和非標之間的公募產品,由于不俗的穩定收益預期和并不繁冗的投資機制,而頗具競爭力。而借助BAT主導的網銷渠道的興起,更為投連險謀求高速發展提供了一個平臺。
實際上,投連險蟄伏多年后的揚眉吐氣,更深遠的意義在于:保險公司借新版投連險,正開始嘗試盈利模式的轉型,即從簡單的利差逐步向”利差+管理費”轉變。這主要是因為,投連險沒有保證收益,投資風險完全由客戶承擔,保險公司從中主要賺取管理費,因而對保險公司資本金、償付能力的要求較低。業內較一致的觀點認為,隨著投連險設立賬戶由行政審批制轉向更加市場化的備案制,預計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保險公司將緊抓投連險這一類公募產品,并結合互聯網的優勢,開發出更多滿足市場需求的產品。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隨著保險公司在投連險之路上的大跨步前進,對于投資非標資產的投連險賬戶來說,流動性和項目風險管理是重中之重,也須防范新形勢下保險公司資產負債錯配風險和流動性風險。尤其是在互聯網平臺上銷售投連險的保險公司,在投資者教育上切記扎實透徹,充分披露市場風險,避免投資者盲目跟風,對高預期收益率產生誤解激進型賬戶規模居首位跟隨股市起伏的脈絡,舶來品投連險進入中國十多年來,共經歷了數次大起大落。2015年,投連險迎來了發展史上的重要轉折,受益于當年上半年資本市場走強,吸引了一大批風險偏好資金配置于投連險;在投資收益方面,被統計的185只投連險賬戶中,僅6個賬戶收益告負,絕大部分投連險賬戶的收益率分布在10%至40%之間,一批投連險賬戶收益率超過50%,其中有個別激進型賬戶收益率超過100%。
從投連險各類賬戶的規模來看,激進型賬戶具有絕對的規模優勢,占投連險總規模的34%,主要歸因于權益投資比重較高的激進型賬戶擁有博取更高收益的可能,也是最能折射投連險管理水平的一類賬戶,因此,各家保險公司幾乎都覆蓋到了激進型投連險產品。更關鍵的是,在產品設計和投資運作方面,投連險找到了更好的突破口–掛鉤非標資產。迄今已有一批保險公司發行了可投資于非標資產的投連險”類固定收益型賬戶”。這打破了過去投連險只可投債券、基金、股票等標準化資產的慣例,而2015年4月保監會發布的《關于規范投資連結保險投資賬戶有關事項的通知》,被視為此番破冰的依據。
投資范圍的拓寬,使得投連險成為市場上唯一可投資非標資產的低門檻理財產品。據統計,目前共有”類固定收益型投連險賬戶”13只,2015年整體平均年度累計收益為5.94%。這類投連險賬戶,主要投資的非標資產包括:債權投資計劃、不動產投資計劃、集合信托計劃、保險資產管理計劃等。2015年新上市且開始運營公布凈值的投連險賬戶共計7只,其中絕大部分為”類固定收益賬戶”,在2015年下半年投資者避險情緒升溫時,這類收益較為穩定的投連險賬戶開始獲得市場青睞。
相關介紹:劉杰克,著名互聯網專家、實戰市場營銷專家、品牌營銷策劃與網絡營銷專家、微信微博新媒體與電子商務專家;品牌與網絡營銷及傳統企業互聯網轉型顧問;北京大學及清華大學EMBA總裁班品牌與網絡營銷培訓課程特聘教授;著名微營銷講師與移動互聯網絡營銷講師;《網絡營銷實戰》、《微營銷與社會化新媒體營銷》、《互聯網思維》、《互聯網+》、《互聯網金融》、《大數據營銷》等系列原創數字營銷與品牌課程資深培訓師講師;劉杰克營銷顧問機構首席顧問;衡濟堂集團獨立董事;曾在多家知名外資及民營企業任戰略總監、營銷總監及總裁;著有代表作《營銷力》、《網絡營銷實戰》等,電話:010-51290609,劉杰克老師官網: http://www.letushow.com/,電子郵件:jackliupku@163.com,博客:http://blog.sina.com.cn/jackliupku,微博:http://weibo.com/jackliupku,微信:jackliup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