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互聯網思維講師培訓師劉杰克老師課程案例:互聯網+與教育培訓業轉型
著名互聯網思維講師培訓師劉杰克老師課程案例:互聯網+與教育培訓業轉型。截至目前,中國電信內蒙古分公司已為全區12所高校、350所中小學提供了百兆以上互聯網接入服務;為近800所中小學校提供了智慧校園應用,面向家長提供家校溝通、教學資源、安全管理等服務,惠及教師、學生、家長90多萬人;為自治區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自治區遠程教育“同頻互動課堂”教學系統提供了互聯網接入;為部分盟市級教育資源平臺、旗縣教育資源網提供了平臺支撐及互聯網接入服務。“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今后,中國電信內蒙古分公司將協助教育部門完成各級教育寬帶網絡建設、學校光纖寬帶接入和無線網絡覆蓋,進一步推進“校校通寬帶、班班通網絡、人人通空間”。同時,將融入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新技術支撐各盟市、旗縣(區)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建立家校互動、平安點到、校園一卡通、云錄播、同頻網絡課堂、校園綠色通信、校車監控及應急指揮服務體系,保障校園安全。此外,還將聯合自治區教育廳全力組織開展教職工信息化應用培訓,提升其教育信息化規劃能力、管理能力和應用能力,切實推進教育信息化事業快速發展。
教育信息化需要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有一定的前瞻性。赤峰實驗小學在校樓升級中就想到了這一步,當時接入了千兆光纖。張淑梅副校長對“社團課程”實施和“校科技館”的建立激發孩子們學習熱情和興趣引以為豪,看著四年級的孩子們從容不迫地領著100多名老師參觀、解說“世界文明史長廊”,她的目光里都是欣慰。“我們學校的辦學理念很先進,但信息化還需要更大的投入,還需要在網絡環境下引導老師教學方式、教學行為,學生學習方式和方法的轉變,提高教學效果。”中國電信內蒙古分公司副總經理武權出席本次研討會。他指出,作為國內最大的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中國電信將教育信息化的推進確定為“互聯網+教育”戰略的實施核心,分別在廣州和蘭州建立兩個教育行業信息化應用基地,依托中國電信三大研究院,構建專業化團隊,實現對全國各地教育信息化的強有力支撐。在推進局部優質教育資源實現全國共享方面,已和國家教育部、中央電教館、人教社等各大教育出版社,以及學科網、黃岡學習網、北京四中網校、新東方、金遠見等各類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建立了集合以上資源的云計算教學內容庫中國電信內蒙古分公司與自治區教育廳落地實施“互聯網+教育”戰略合作協議,以高速光纖寬帶網和移動4G等強大的基礎網絡及云計算等先進的信息技術,支撐服務各盟市教育部門建設好“三通兩平臺”,促進“互聯網+”與教育的深度融合。
近日,中國電信內蒙古分公司在赤峰召開全區“互聯網+教育”研討會,全區約140名各級各類教育局局長、學校校長、電教館主任了解了“互聯網+教育”解決方案,參與了“電子書包”、云錄播、同頻網絡課堂等新型信息化手段的演示,實地觀摩了松山四中、實驗小學教學和校園信息化建設成果。本次會議是中國電信攜手自治區教育廳踐行“互聯網+”內蒙古行動計劃的舉措之一。會議現場,80多所各級各類學校的校長,作為執行教育戰略落地的基層單元CEO,圍在各展臺前認真聽講解,有些還迫不及待拿起“班班通”白板及電子書包等設備親自操演。無疑,他們最關心這些信息化解決方案能給學校的教務、教學及學生管理帶來哪些便捷。松山四中是赤峰唯一一所區級示范校,目前有52個初中教學班和5個小學教學班,在校生4527名。中國電信在2012年利用“全球眼”平臺為其建立了60個高考標準化考場,并接入了百兆光纖。宋紅雷校長說:“‘翼校通’不僅是家長和學校之間進行信息交互的平臺,更是感情溝通的平臺,正是這個平臺打造了‘為了孩子,學校和家庭是一家人’的氛圍。”蘇虎街小學是呼和浩特影響力最大的“名校”,歷史悠久,地處新城區最繁華地段,在校生2868名,已經步入現代化學校建設之路。蘇小的100多名教職工將“更愛孩子”、“更善于教育”作為名片,近年來蘇小推行課程改革,并于2013年成為市里首家榮獲“科技進步二等獎”的小學。張莉校長認為教育是民生、良心、公益事業,需要全社會調動資源來助力孩子的成長。她更把互聯網、信息化放到“人類新的生活方式”的高度來看待和重視。張莉有自己的擔憂:“現階段‘電子書包’這些好產品在蘇小恐怕還用不成,因為網絡接入的速率太低了。”她說,學校急需提供校園教學教育管理的綜合平臺、高帶寬互聯網接入和信息化人才的培訓。面臨同樣問題的還有呼和浩特海拉爾小學和呼哈路小學。尹宏瑞校長對信息化有自己的獨到看法,也談了對目前優質教學資源共享的期望:“雖然名校的教學資源很好,但供老師們參考備課的課件一定注重‘易用’和‘實用’,最好是素材式的,盡量少合成。老師們可以根據課程的內容和時間的需要進行素材的組合,而不是一個合成品,沒法編輯、修改和截取,不實用。”呼哈路小學陳金栓校長覺得目前的教學效率提升也要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學校需要一個平臺,能分析孩子的成績,統計做錯的題等,便于老師一目了然了解孩子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有的放矢地開展教學,這可能就需要用到大數據分析技術了。”
相關介紹:劉杰克,著名互聯網專家、實戰市場營銷專家、品牌營銷策劃與網絡營銷專家、微信微博新媒體與電子商務專家;品牌與網絡營銷及傳統企業互聯網轉型顧問;北京大學及清華大學EMBA總裁班品牌與網絡營銷培訓課程特聘教授;著名微營銷講師與移動互聯網絡營銷講師;《網絡營銷實戰》、《微營銷與社會化新媒體營銷》、《互聯網思維》、《互聯網+》、《互聯網金融》、《大數據營銷》等系列原創數字營銷與品牌課程資深培訓師講師;劉杰克營銷顧問機構首席顧問;衡濟堂集團獨立董事;曾在多家知名外資及民營企業任戰略總監、營銷總監及總裁;著有代表作《營銷力》、《網絡營銷實戰》等,電話:010-51290609,劉杰克老師官網: http://www.letushow.com/,電子郵件:jackliupku@163.com,博客:http://blog.sina.com.cn/jackliupku,微博:http://weibo.com/jackliupku,微信:jackliup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