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營銷培訓師講師劉杰克老師文摘:90后創業者的網絡營銷
網絡營銷培訓師講師劉杰克老師文摘:90后創業者的網絡營銷。年輕就這么任性,他們的任性還表現在都認準了百度推廣的營銷價值。不斷涌現出的90后創業者,正在用商業模式和理念,顛覆傳統行業服務連接用戶的方式。
臉萌郭列:抓住互聯網潮流,和年輕人一起賣萌
原來大手大腳的月光族,創業之后,郭列一下子覺得錢不夠用了,基本上每天不出家門,因為出家門要兩塊錢公交費,本來就瘦,從120斤一下瘦到了100斤。
作為一個資深的“宅男”,郭列更容易理解年輕人群的喜好。根據百度推廣大數據報告,郭列為臉萌用戶畫了一張像:亞文化狀態下的無節操,呆萌,崇尚賤、吐槽、腹黑、自黑等形式的LOW文化;他們的互動方式為愛之越深,黑之越切,你若端著,我便無感;追求炒雞強的參與感與個性化需求。
互聯網時代,用戶需求沒有改變,吃飯還是一直吃飯,娛樂還一直娛樂,只是需求背后的文化變了。百度推廣一個重要作用就是把用戶標簽化,所以臉萌才能抓住年輕人的互聯網思維,用他們喜歡的文化方式滿足他們的需求,成為一個新的時代的潮流。
“臉萌”的經歷證實了百度推廣在年輕人群年齡、區域上的精準分析和投放效果。最開始的時候,很多高中生和初中生在玩臉萌,一個班上有三四十人換這個頭像,慢慢變成大學生在玩,慢慢變成在朋友圈刷屏,慢慢變成很多人玩。
伏牛堂張天一:精準導流,把常德牛肉米粉賣給北京的湖南人
移動互聯網對伏牛堂的最大作用,在于精準連接到目標用戶,以及消費數據的采集、分類管理和應用。對于傳統企業而言,這些需求百度直達號的移動入口導流和大數據畫像能夠輕松滿足。
當有人說伏牛堂是一個互聯網思維經營的米粉店時,他總是固執的回答,我就是一個賣傳統牛肉粉的。不管如何反感自己被貼上互聯網思維的標簽,張天一最后還是在互聯網上開始了自己的奔跑。
張天一認為互聯網最大的亮點,第一是改變人和人的連接方式,第二是利用數據還原標簽背后的人。比如“伏牛堂”和百度推廣合作,可以知道什么樣的人吃“伏牛堂”,在數據背后是一個個鮮活的用戶形象:73%都是女性,24%的男性顧客里面有12%是跟女性一起來的,其中湖南人占到了47%。
很多人問張天一,只有湖南人來吃米粉,市場有多大?我們可以假設一下,如果伏牛堂開通百度直達號,湖南人加上慕名而來的人在手機百度上直接@伏牛堂,就可以覆蓋到北京30%的湖南人,有朝一日全北京湖南人都說“伏牛堂”米粉好吃的話,會擴散到全國,全國人都說“伏牛堂”米粉正宗的話,那就意味著兩億喜歡湘菜的人都吃伏牛堂的米粉。
西少爺孟兵:改變傳統銷售方式,互聯網讓你看到更大的世界
孟兵小時候是比較任性的小男生,六歲以前生活在農村,但是一直覺得命運不應該掌握在別人的手中,因為不甘心在西部一個小城鎮里面去生活,去成長,所以他從小帶著這股韌勁一直向前奔跑。
孟兵說自己特別喜歡一句話,“讓你看到更大的世界”,這是他創業的原動力。其實這何嘗不是百度推廣的生動寫照?曾經有一個賣包子的通過百度推廣,兩年時間在全國開了300家加盟店。大學時期孟兵就開始創業,做駕校的中介的時候去貼傳單,找到一個高檔小區,分析了各個角落,發現電梯里面是比較合適的位置。樓有三十多層,大家在電梯里面時間呆得很長,又狹窄,他就只能盯著你的傳單看。雖然最后因為來自小地方,不知道電梯里有攝像頭,被保安抬出了小區,但孟兵的商業敏銳度已經開始顯現出來了,那就是精準找到自己的客戶。
孟兵原來的很多創業都以失敗告終,直到遇到互聯網。曾就職百度的他透露,百度推廣的模式給了自己獨特的思考問題的新方式,只有進行精準、地域區分的營銷,才是有效的營銷。
每個時代都會有新的商業領袖誕生,三位90后創業者,用全新的網絡營銷把傳統行業帶到了移動互聯網風口。時勢造英雄,移動互聯網的顛覆,讓赤手空拳的年輕人一下子站在了最前沿,有機會開創屬于他們的時代,正如當年28歲的李彥宏用“超鏈分析”技術專利,奠定了整個現代搜索引擎發展趨勢,一舉開創了中文搜索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