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培訓老師劉杰克教授文摘:券商的互聯網金融
互聯網金融培訓老師劉杰克教授文摘:券商的互聯網金融。在互聯網證券的道路上,各家券商爭先恐后,以免錯失市場先機,而早期的價格戰硝煙逐漸散開。經過“萬二”、“萬三”的傭金大戰之后,從今年以來上市券商的財報可以看出,在互聯網券商沖擊下,傭金率下滑趨勢已經確立。根據上市券商2014年三季報,傭金率由去年同期的0.081%下滑至0.069%。
傭金率下滑讓不少券商或面臨更大的下滑壓力,但也令不少券商靠著降低傭金換來了經紀業務市場份額的提升。通過互聯網展開低傭金策略,華泰證券今年上半年股基交易平均市場份額達到6.91%,位列全市場第一。去年10月,華泰證券率先開啟了“萬三”開戶;2014年4月,華泰證券又宣布與網易進行合作;二季度,公司經紀業務傭金率已經下降至萬分之四點五,較一季度的萬分之五點五又下降了一個基點。根據中信建投的測算,2014年上半年光大證券的股基傭金率為萬分之七點一,而去年則為萬分之七點八,上半年公司股基交易份額3.01%,增長4%,行業排名第十一。
在傭金率占比下降的環境下,2014年上半年證券業盈利增速24%。長江證券分析師劉俊認為,這說明了券商行業正在從提供基礎功能階段發展到產品全面創新階段,將徹底改變依賴二級市場的經營模式,向全投行產業鏈、綜合財富管理平臺轉型。
國泰君安董事長萬建華曾指出,去年以來互聯網金融發展如火如荼,對傳統證券公司的業務模式,特別對單一的通道交易經紀業務形成更大擠壓,并將加快與傳統金融融合,證券業的管理思維、經營模式面臨挑戰。可以預見,互聯網金融將更深層次地影響和推動證券業,向更加注重客戶體驗、以客戶為中心轉變,弱化網點功能、加速金融脫媒,逐漸打破金融業傳統的邊界和競爭格局,推動證券業加快向綜合金融、互聯網金融發展。
互聯網介入所導致的費率低廉,在促使券商分化,而途徑則在于服務與產品的差異化。華泰證券的融資計劃似乎再次凸顯了互聯網思維的積極意義。從華泰證券近日的公告可知,其多項債權融資以及擬發行H股的融資計劃疊加總額達1200億元。華泰證券的融資沖動有強烈的補充資本金的需求。據華泰證券三季報顯示,公司資產負債率已經達到77%的監管上限。
華泰證券的融資目的顯然不盡在此,還有其擴張業務而同比擴大資金池的需求。方正證券非銀行金融分析團隊認為,華泰證券過去通過互聯網的思維積累了大量客戶,目前經紀業務市場份額達到7.87%,比去年增長了1.78%。“這部分客戶未來有望轉化為公司資本中介業務,公司此次發布了不超過凈資本余額60%(約130億元左右)短期公司債、不超過500億元次級債以及不超過300億元兩融收益權資產證券化的融資方案,基本解決了公司在資金上的瓶頸,預計將提升公司整體凈資產收益率。”
這也是諸多券商的路徑。光大證券、廣發證券等也在積極融資。
而就在此間,互聯網證券業務試點第三次擴容,自今年4月首次試點推出以來,至此共有24家券商被列入試點名單。
美國互聯網證券的道路為我們提供了借鑒。它們經歷了兩步走的過程,第一步與傳統金融競爭,實現以低價獲取客源;第二步與互聯網金融同業競爭,搭建低成本的細分金融平臺。美國嘉信理財(CharlesSchwab)的發展歷程充分地體現了這一點。
美國嘉信曾是一家以實體營業部為業務基礎的傳統折扣經紀商。20世紀90年代中期,美國嘉信推出基于萬維網的在線理財服務,把傳統的經紀和基金等業務捆綁在高速前進的互聯網列車上,整個公司的業績突飛猛進,迅速成為美國最大的在線證券交易商。
美國嘉信的成功轉型主要得益于三個因素:長期貫徹了細分市場的集成戰略;善于發現客戶需求,并根據客戶需求推出新的金融產品與服務;善于運用先進的IT技術手段支持其經營戰略和其新產品和服務的實施。
反觀我們的互聯網證券道路,在向互聯網金融轉型的大背景下,券商原有以經紀業務為主導的盈利模式,以及業務同質化嚴重的競爭生態,都面臨嚴峻考驗。因此,根據自身特點和客戶訴求,盡早明確自己的差異化定位,也就成為券商眼下積極探索的路徑。
就在互聯網證券首次試點推出之后的2014年4月11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表示,證監會支持證券經營機構利用互聯網等現代技術改造傳統業務,統一線上線下業務的監管標準,促進互聯網金融的健康發展。
不過,券商與互聯網金融相融,表象上是服務與產品的創新,而其根基在于金融理念、管理模式、組織架構等一系列的創新與再造。
“推動證券經營機構實施差異化、專業化、特色化發展,促進形成若干具有國際競爭力、品牌影響力和系統重要性的現代投資銀行。”這是今年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對中國證券經營機構提出的新的歷史使命。
業內人士分析說,今年來券商之間的互聯網戰爭持續不斷,加之監管層不斷出規劃和指引,券商互聯網金融業務正在由初級的觸網邁進構建賬戶、打造平臺和整合產品等三為一體的深水探索。也就是說,現今券商互聯網金融已由此前簡單的產品接入互聯網平臺的模式進入到深層次的重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