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培訓師講師劉杰克老師文摘:互聯網與金融跨界的跨界融合
互聯網金融培訓師講師劉杰克老師文摘:互聯網與金融跨界的跨界融合。12月9日,余額寶七日年化收益率跌至4.0110%,截至12月10日所有貨幣基金的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已經跌至4.0037%。12月21日微信理財通對接的華夏財富寶七日年化收益率連續三天跌破4%。
從年初“寶”類產品一度超過7%的年化收益率,到如今破4%,余額寶的申購規模也從一季度末的9000多億元下降到三季度末的7000多億元,互聯網貨幣基金“寶寶”們正在退燒,逐步回歸貨幣基金收益的常態。但“寶寶”們的成功推廣彌補了草根理財市場的空白,互聯網銷售成為基金銷售的主要渠道,改變了以往依賴代銷、不用面對客戶的情形。同時互聯網金融倒逼金融變革的效應不容小覷。
“雙十二”當天,北上廣等大城市的便利店收銀臺前排起了長隊,一群大媽人手一部手機,焦急地等待著最后的“掃一掃”。從這一天開始,人們發現“雙十二”線下五折營銷活動的背后,是支付寶搶占線下收單支付場景的起點。
自“雙十二”開始,支付寶正式向銀聯發起挑戰。從線上支付到線下消費,互聯網支付開始進入更多的支付場景,并滲透到線下這一傳統金融領地。
業內預計,隨著對便利店、餐飲、電影等百姓熟悉的生活支付場景滲透,互聯網支付將對傳統金融的線下支付形成圍剿之勢。
12月18日,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私募股權眾籌融資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此舉標志著網絡眾籌監管大幕將緩緩拉開。股權眾籌這一互聯網金融的新業態也不再是眾多互聯網平臺“想玩就能玩”的“法外之地”。
辦法主要對平臺、投資項目和投資者做了明確的規定,對投資者的要求較高,可能將大量的個人投資者擋在門檻之外。不過券商和基金可以直接參與,投資者可以借道投資私募股權的基金或專戶,進行私募股權投資。
辦法出臺的意義在于,對股權眾籌進行了初步的規范和限制,為未來股權眾籌的發展指出了方向,有利于整個行業有序健康持續發展。
存錢不去銀行了,改存“寶寶”里了;支付不用刷卡了,改“掃一掃”了;創業不找風投了,改眾籌了。2014年匆匆走過,互聯網金融仿佛在一夜之間涌進了人們的日常生活。
互聯網與金融的跨界碰撞出的巨大能量雖然令業界嘩然,但在看似紛繁的“亂象”之下,市場作為最為敏感而高效的檢驗者,只有“用腳投票”的用戶們才會給出真正創新的互聯網金融業態和產品以肯定的答案。
據網貸之家統計,截至6月10日,年初以來倒閉或“跑路”的P2P平臺數量高達46家。經歷了去年“大爆炸”式增長的P2P網貸平臺問題不斷。業界在等候頂層設計的監管指導意見時,地方規范鼓勵政策先行起步了。
以上海為例,上海市政府于8月印發《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產業健康發展若干意見通知》;浦東新區陸家嘴[0.64% 資金 研報]管委會10月底正式發布《陸家嘴互聯網新興金融產業園暨創新孵化基地配套措施》;黃浦區12月也正式發布《黃浦區關于進一步促進互聯網金融發展的若干意見》。
地方政策為以P2P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劃出了監管框架,在鼓勵創新的同時堅持底線思維,實行負面清單管理,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拓展自身發展空間。
【“草根理財神器”開門紅,余額寶一年“長”成全球第四】
截至1月15日15時,余額寶規模已超過2500億元,客戶數超過4900萬戶,相比2013年末1853億元的規模,15天時間余額寶規模就凈增長35%,用戶數新增600萬,平均每分鐘凈申購300萬元。被稱為“草根理財神器”的余額寶在2014年伊始的半個月收獲“開門紅”。
“捷報”再傳,截至6月30日,推出僅一年的余額寶規模達5741.60億元,用戶數突破1億大關。余額寶成為國內最大、全球第四大貨幣基金。
余額寶的橫空出世,讓人們突然發現,原來貨幣基金也可以收獲數倍于銀行活期存款的利息。余額寶的出現帶來了百姓理財意識的“大爆炸”,推動了普惠金融,也改變了傳統金融行業的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