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互聯網金融講師培訓師劉杰克老師課程案例:銀行金融業與移動互聯網企業聯姻

著名互聯網金融講師培訓師劉杰克老師課程案例:銀行金融業與移動互聯網企業聯姻

著名互聯網金融講師培訓師劉杰克老師課程案例:銀行金融業與移動互聯網企業聯姻。隨著互聯網巨頭介入金融領域,互聯網在金融產品銷售、推廣上的的渠道優勢進一步彰顯。互聯網巨頭介入金融的步伐正在加快。近日,騰訊與國金證券達成戰略合作、新浪微博將上線金融超市微財富,針對淘寶賣家的兩款保險產品“樂業寶”、“眾樂寶”上線;更早時候,百度聯合華夏基金推出百發,小微金服與天弘基金合作的余額寶規模已超過1000億元。不僅如此。未來,騰訊財付通首批將與四家基金公司達成合作,產品將在微信端、手機QQ中上線,無疑在移動端有更大的想象空間。此外,蘇寧易購易付寶正在與廣發銀行、匯添富基金測試余額理財產品,第二批正與其他三家基金公司洽談。繼余額寶之后,小微金融服務集團也將上線其他理財產品……為何互聯網巨頭紛紛搭車金融?雖然不可避免有“跟風”因素,但更多是互聯網改造傳統行業的必然,并非是沖動的決策。金融業被稱為“百業之王”,是相對壟斷的行業,擁有稀缺的牌照資源。金融行業擁有高利潤,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都具有較強的盈利能力。不僅是互聯網公司,幾乎所有行業,當做到一定規模,都有增加金融業務比重的沖動。“銀行支行的人均年利潤能達到150萬、200萬、300萬,比任何行業都高的多,資金、人才一定會往利潤率更高的地方流動。”軟交所副總裁羅明雄說,“互聯網已經改變了很多行業,不可避免會改變金融業態。”由于優質的互聯網渠道資源有限,幾家互聯網巨頭掌握了更多合作的主動權。一家互聯網巨頭公司相關負責人透露,每天都有來尋求合作的基金或保險公司。當互聯網金融全面開花,互聯網作為渠道資源,無疑將對銀行現有的絕對渠道價值產生沖擊。互聯網巨頭渠道價值凸顯,互聯網巨頭切入金融的角度各不相同,皆是利用自身的競爭優勢,攫取屬于自己的利潤。

人人聚財CEO許建文認為,整體來看,互聯網巨頭介入金融,主要涉及到金融產業鏈上的兩大環節:一是渠道資源,二是部分互聯網巨頭具有風險定價能力,介入到金融產業鏈。首先,絕大多數互聯網公司擁有的是渠道資源。不管是賣基金、信托、保險,都需要渠道,只要有面向終端用戶的能力,就有渠道價值,所有的渠道資源都可以變現。互聯網巨頭如騰訊、阿里、百度、京東、蘇寧擁有海量用戶,可以成本更低、更快速的覆蓋用戶,將用戶資源變現。余額寶、百度百發、新浪微財富皆是發揮渠道資源優勢的表現。“互聯網金融有機會成為互聯網巨頭的一個新的增長點。互聯網有非常好的便捷性,與金融巨頭相比,具有空間和地域上有優勢。金融產品越來越平民化、簡單化,更有利于變成一個互聯網產品。互聯網巨頭的介入讓用戶理財的門檻降低。”好貸網CEO李明順(微博)說。互聯網巨頭的第二種介入點是深入金融產業鏈,賺取風險風險定價的利潤。例如,阿里、京東、蘇寧的供應鏈金融業務。“誰有數據優勢,誰有用數據做風險定價的能力,誰就能在未來金融產業占據一席之地。”許建文說,“但絕大部分互聯網公司擁有的是渠道資源,還不具備風險定價能力。因此,對傳統金融機構的沖擊主要是渠道沖擊。”傳統金融機構抱互聯網大樹互聯網公司作為優質渠道,正在成為基金、保險等傳統金融機構爭奪的合作對象。“余額寶對基金公司造成了很大的震動。基金公司沒有自己的直銷渠道,沒有客戶體系,以前命運掐在銀行手里,現在發現命運可以把握在互聯網渠道手里。互聯網渠道成為基金公司發展的新路徑,最快的方法就是抱一顆互聯網大樹。阿里、騰訊、百度都是爭奪的合作對象。”融360創始人葉大清說。由于優質的互聯網渠道資源有限,很多基金、保險公司都在排隊尋求互聯網巨頭合作,而選擇權、主動性在互聯網巨頭這些強勢渠道一方。“每天都有來尋求合作的基金或保險公司,選擇哪家合作還是我們說了算。”一家互聯網公司相關負責人說。一家基金公司相關負責人也表示,正在與幾家大的互聯網公司洽談,并坦誠“選擇權在互聯網平臺公司。”不僅互聯網巨頭資源,一些互聯網金融創業公司也是重要渠道資源,融360、91金融超市、P2P公司人人聚財和貸幫網創始人皆表示,有基金、保險公司尋求合作。另一方面,互聯網公司作為渠道,也需要“綁定”金融機構,尋找金融機構的資質和資源。例如,小微金融服務集團與天弘基金推余額寶,并于10月份控股天弘基金;百度聯合華夏基金推出首款產品“百發”;騰訊與國金證券達成戰略合作;蘇寧與匯添富基金、廣發銀行合作,正在測試余額理財產品。銀行渠道價值遭沖擊,互聯網巨頭介入金融,對金融行業帶來銷售渠道、服務模式的改變,對銀行渠道優勢造成一定程度的沖擊。

在互聯網巨頭介入金融之前,銀行是絕對的金融通道。“在中國保險行業,70%以上的保單出自銀行;基金公司85%以上的管理費都給了銀行,很多金融機構都在給銀行打工。”91金融超市創始人徐澤瑋說,“雖然互聯網渠道銷售規模占金融銷售整體比例還很少,但至少出現了撬動銀行優勢的機會。”人人聚財CEO許建文認為,基金公司之前的銷售渠道是銀行,是被銀行掐著脖子,現在通過互聯網渠道,推出類似余額寶產品,打破了原來銀行渠道的壟斷,對銀行原來渠道價值造成分流。相關數據顯示,中間業務在銀行營收占比并不高,占比超過20%的銀行有民生銀行、光大銀行、招商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興業銀行。“為什么銀行要做這件事?因為銀行銷售理財產品,整個資金始終在銀行體系內。但一旦用戶資金搬家,進入互聯網渠道的余額理財,將對銀行活期存款產生沖擊。” 許建文說。

為了應對互聯網金融的渠道沖擊,銀行也正在開拓互聯網渠道。例如,民生銀行的七家主要非國有股東單位與民生加銀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創建的民生電子商務公司,希望基于B2B和B2C做供應鏈金融和消費信貸、理財服務。此外,招商銀行、農業銀行、浦發銀行、廣發銀行也在紛紛布局網貸業務。實際上,整體來看,互聯網巨頭介入金融對銀行的沖擊主要是渠道價值的沖擊,而沖擊不到銀行本源——對金融風險定價的能力,經營資金、經營風險的能力。“絕大部分企業的金融需求還是通過線下滿足的。能通過純線上、互聯網大數據做風險評估的企業畢竟非常少。”許建文說。小微金融服務集團提供的數據顯示,小微金融服務集團的信貸業務,已經為超過50萬家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累計投放貸款超過1400億元。與之對比,來自申銀萬國的統計顯示,僅2012年銀行業供應鏈金融融資規模為6.9萬億。李明順認為,互聯網對傳統金融除了渠道沖擊,還將在產品設計、思維模式、架構、文化等多層面的產生影響。“正如互聯網影響其他行業一樣,互聯網對金融行業的影響也是立體式的,而不僅是線性、單點的影響。”

相關介紹:劉杰克,著名互聯網專家、實戰市場營銷專家、品牌營銷策劃與網絡營銷專家、微信微博新媒體與電子商務專家;品牌與網絡營銷及傳統企業互聯網轉型顧問;北京大學及清華大學EMBA總裁班品牌與網絡營銷培訓課程特聘教授;著名微營銷講師與移動互聯網絡營銷講師;《網絡營銷實戰》、《微營銷與社會化新媒體營銷》、《互聯網思維》、《互聯網+》、《互聯網金融》、《大數據營銷》等系列原創數字營銷與品牌課程資深培訓師講師;劉杰克營銷顧問機構首席顧問;衡濟堂集團獨立董事;曾在多家知名外資及民營企業任戰略總監、營銷總監及總裁;著有代表作《營銷力》、《網絡營銷實戰》等,電話:010-51290609,劉杰克老師官網http://www.letushow.com/,電子郵件:jackliupku@163.com,博客:http://blog.sina.com.cn/jackliupku,微博:http://weibo.com/jackliupku,微信:jackliupku

發表評論

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