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培訓師講師劉杰克老師文摘:互聯網金融的機遇

互聯網金融培訓師講師劉杰克老師文摘:互聯網金融的機遇

互聯網金融培訓師講師劉杰克老師文摘:互聯網金融的機遇。2015年將進入“春秋中期” 監管更清晰,門檻“高大上”。互聯網金融P2P網貸存在“721現象”,即做P2P的70%不掙錢、20%掙點錢、10%非常掙錢。
從平臺數量來說,現在有2000家左右,如果監管政策在2015年宣布落地,那么平臺會較快增加,他個人預計會達到5000家左右。而P2P網貸的門檻將會越來越高,如果說以往是草根的野蠻生長為主,那么將來會是高大上的有雄厚背景的企業介入。“2013年以前叫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到去年我稱之為春秋初期,到今年2015年我認為真正進入到春秋中期,有一定的門檻,”草根”們基本上進入P2P行業沒有任何機會了,因為資金資源人才的壁壘已經被樹立起來。”他認為,隨著商業銀行、上市公司、國有資本入場,隨著監管政策越來越清晰,P2P行業在2015年會發生非常大質變。對投資者而言,一個比較好的變化是實現良性循環。他樂觀預計,將來余額寶1億用戶、網購人群4億用戶很可能成為P2P的投資人群。因此2015年P2P網貸的關鍵詞是“了解、知道、信任、成交”。
關鍵詞 第三方支付
4年增加4倍 今年移動支付將成巨頭爭奪焦點
峰會上發布的《2014互聯網金融產業發展報告》顯示:“2014年我國第三方支付的交易規模預計將達23.3萬億元,從2010到2014年增加了近4倍,年平均增長率達46.2%。”對此,專家解讀稱:“4年的時間是4倍,交易量很嚇人,如果再過4年再4倍就是百萬億級的市場,這是恐怖的數字。”據介紹,隨著3G/4G網絡的覆蓋加強,以及智能手機的迅速普及,移動支付市場迎來了爆炸式增長的時代,2013年的增長率達到665.9%。2014年前三個季度的交易額較2013年增長了262.9%。移動支付已經成為繼銀行卡收單和互聯網支付之后最具市場潛力的第三方支付方式。
據預測,2015年第三方支付市場競爭將更激烈,行業集中程度加強;跨境支付成為第三方支付未來發展的機會;移動支付成為第三方支付巨頭爭奪的焦點。
關鍵詞 信息化金融
用盡渾身解數抵御“八方來敵” 銀行、券商、保險將自己打造成多面手
互聯網金融的蓬勃發展,也帶動了傳統信息化金融機構的轉型。銀行業除了自身加強電子銀行業務,還與“余額寶”競爭開發了各類“寶系”理財產品,日計息、門檻低、無手續費等,并在安全便捷等方面占有一定優勢;與阿里、京東電商競爭,銀行業紛紛涉足電商平臺;在火熱的網貸平臺背景下,銀行系紛紛涉足網貸平臺,截至2014年11月,全國已有10家銀行系網貸平臺,成交量處于中等水平,銀行系平臺綜合利率基本在8.1%-8.4%之間,整體利率水平在行業內處于劣勢,但其高安全性吸引了大量消費者。
證券業與保險業也走向互聯網化,證券業還開展網上商城,并通過證券行業線上線下有機結合的方式形成O2O模式。
對于2015年的發展趨勢,峰會專家展望,服務對象將走向平民化,金融服務機構將呈現個性化發展,未來的競爭更多體現在服務質量的比拼上,是否有能力針對客戶的不同需求推出個性化定制化的產品,是每個金融機構必須面對的考驗。

回顧2014年,互聯網+金融所融合成的“互聯網金融”絕對是個年度熱詞。其中的分支模式:眾籌、p2p、第三方支付、信息化金融……無不呈爆發式增長態勢。展望2015年,互聯網金融中將起飛的“豬”在哪里?1月9日,“2015中國互聯網金融高峰論壇暨互聯網金融中國行·2015年度峰會”在南京舉行。國內眾多互聯網金融大咖聚首,探討相關話題。
愛情保險、微電影夢想都可眾籌 2025年中國眾籌規模將達500億美元
記者在峰會上了解到,如今眾籌的項目是不怕你想到,只怕你想不到。2013年2月正式上線的眾籌網聯合某保險公司推出的“愛情保險”項目,籌資額超600萬。“快男電影”項目近4萬人次參與,創出投資人最多的紀錄。
淘夢網是最大的微電影眾籌平臺,累計籌資3408萬元。它專門通過眾籌幫助電影團隊獲得拍攝所需資金。電影人可以擁有電影項目主頁,分享電影拍攝計劃,募集所需的資金啟動電影夢想。眾籌投資方可以通過平臺支持打動人心、產生共鳴的電影項目,獲得項目發起人承諾的特色回報。截至2014年7月,上線167個項目,共有44個項目籌資成功。
據世界銀行2013年報告,預計到2025年,發展中國家眾籌將達960億美元規模,其中500億美元在中國。據艾瑞統計預測模型核算,預計2016年全球眾籌交易額能達1989.6億美元。
網名為“江南憤青”的陳宇,如今是仁和智本資產管理集團合伙人。2012年他以玩票性質在互聯網寫了尖銳深刻的金融評論而聲名鵲起。峰會上他評價說互聯網金融的多個模式他都“罵”過,唯獨眾籌他持保留意見,認為對中國有很大的意義。他認為,互聯網帶來了三個變化,其中兩個和眾籌息息相關。第一個變化是大規模業余化時代到來,“我們最早學經濟學,里面提出社會一定會形成不同的專業分工。互聯網把這個邏輯打破了,因為互聯網會降低專業門檻,創造更多的比專業成本更低的人進入。第二個變化是社會價值觀多元化,再”傻”的項目都有人投。第三個變化是社會出現扁平化,高富帥和吊絲的差距在縮小,很牛的人在微博上也很傻,也只是個人;吊絲也可以做牛人做不到的事。社會不斷通過互聯網趨向平等。這是吊絲創業最好的年代,但未必是高富帥創業最好的年代,因為吊絲創業沒成本。很大程度上社會的成功是試錯的成功。”

發表評論

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