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營銷專家講師培訓師文摘:打車軟件紅包疑遭微信封殺

微信營銷專家講師培訓師文摘:打車軟件紅包疑遭微信封殺

微信營銷講師培訓師文摘:打車軟件紅包疑遭微信封殺。昨天中午,快的打車公關總監葉耘向記者確認,騰訊微信封殺。按照其表述,11月21日開始,快的打車接到大量用戶的相關反饋。這些我就覺得騰訊這么大一個公司,應該有一套公開透明的標準,而不是說,偷偷摸摸的搞小動作。你如果定一個標準,假設說,所有阿里投資的公司,你們都屏蔽,你要公開這么說我們也認了。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打車軟件的競爭又一次進入白熱化,但這一次的關鍵詞,不是“燒錢”,而是“封殺”。

用打車軟件的朋友都知道,無論你是用滴滴還是快的,到了地方付了錢之后,都可以獲得一定數量的紅包,把這個鏈接分享到微信好友、微信群,或者朋友圈里,朋友們就可以去搶紅包,再用搶了的錢去打車,多則省個7、8塊,少則省個1、2塊。

快的還高調發布聲明,認為騰訊嚴重違反了《反壟斷法》中的相關規定——禁止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經營者從事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葉耘表示,他們不排除采取法律手段維護自身和用戶權益的可能性。

葉耘:優化我們產品、提升我們服務,這些才是真正決定企業能走多遠的,我們該做還會做。微信只是一個信息傳播的平臺,這個平臺有當然好,但沒有也無所謂。關鍵是我們需要一個公正的市場競爭環境,因為這個不單僅是涉及到企業的利益,還有我們所有的快遞打車用戶的利益,甚至說微信上用戶的利益。他們本來是可以通過這個快的打車的紅包分享得到更多的實惠,但等于是微信人為的切斷了快的和用戶的聯系,最終受損的恰恰是消費者。

對此,微信方面也給記者發來文字回應稱:一直以來,微信都非常注重用戶體驗。對涉及誘導分享以及惡意營銷的行為都會進行打擊,決不姑息,這是一項長期而持久的政策。我們歡迎大家舉報,共同維護綠色、健康的互聯網生態環境。

快的所說的“微信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是不是成立呢?互聯網法律專家趙占領:

趙占領:首先一點要認定微信所在的商品市場范圍是怎樣的,怎樣劃分,第二,它的競爭地域范圍是怎樣的。在認定相關市場之后,看微信在這個相關市場是否具有支配地位。首先考慮的它是市場份額,是否達到50%以上,同時還要考慮其他因素,比如說市場準入的難易程度,市場競爭的一些狀況等等。

趙占領表示,如果微信的壟斷地位沒有得到認定,那么微信的這一舉措就無可厚非——只要他的規則禁止“誘導分享”,那他就有權利選擇是否追究、追究誰。

趙占領:用戶和微信之間是一種服務合同關系,用戶就需要遵守合同約定包括微信制定的規則。作為微信騰訊來講,它可以選擇追究對用戶的違約行為,可以選擇不追究,這是一種私權,法律角度來講也沒有太大問題。

省的不一定多,但省一點是一點,有的話肯定會盡量用啊!于是,微信就理所當然的成了滴滴和快遞搞營銷的主戰場——比如我有7塊錢的滴滴紅包,快的那邊卻只有5塊錢,我就會用滴滴打車。但是,這幾天,咱們在微信里突然看不到快的的紅包鏈接了,如果你用快的打完車,想發紅包到微信,會收到提醒說“來自未審核應用”,或者直接一個感嘆號,提醒你說“發送失敗”。

因為微信是騰訊的產品,騰訊又和滴滴有戰略合作,而快的的背后則是阿里,所以有網友就說了,這是赤裸裸的“封殺”啊?

回想一年前,大多數人還不知道打車軟件為何物,各種品牌還在群雄逐鹿。但隨著今年年初滴滴、快的的燒錢大戰,群雄逐鹿已經變成二虎相爭——根據易觀國際最新發布的數據,截至2014年9月,中國打車軟件累計賬戶規模達1.54億,其中,快的打車以54.4%的比例占據市場份額第一,滴滴打車以44.9%位居第二。

看起來,江山已定。那個瘋狂燒錢的時代已經過去,相對溫和的“紅包”開始成為兩家共同的戰場;特別是近期,他們又開始在中高檔用車領域打響專車大戰,比著發專車紅包,搶灘新市場。而如今,紅包大戰的一方似乎拿出了殺手锏。

黃小姐:就是前兩天快的又開始發紅包了嘛,我使用快的打車后會再發給我紅包,但是我試圖用微信轉發的時候,發現快的的紅包沒有像以前那樣通過微信進行轉發了,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如這位黃小姐所說,幾天來,很多用戶發現以前能夠在微信分享的快的紅包被“屏蔽了”,而快的的競爭對手,與騰訊有戰略合作的滴滴的紅包卻仍然滿天飛。

發表評論

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