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培訓師講師劉杰克老師文摘:互聯網金融創新為本

互聯網金融培訓師講師劉杰克老師文摘:互聯網金融創新為本

互聯網金融培訓師講師劉杰克老師文摘:互聯網金融創新為本。“以余額寶為代表,將貨幣基金與支付完美結合在一起的產品,仍然是最大的體驗創新。”北京一家基金公司的電商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倘若以余額寶醞釀的初期作為互聯網金融在基金行業的開端,那么互聯網金融的風暴在基金行業已經席卷了將近兩年之久。

目前,基金公司在互聯網上的布局仍然在按部就班地進行,積極地與銀行、券商、移動運營商和大型互聯網平臺等機構展開合作。

余額寶之后,百度與華夏、嘉實合作兩次推出百發,騰訊與多家基金公司一同籌備發力微信移動端,形成了互聯網金融BAT(百度、阿里、騰訊)格局,同時也有大批基金公司推出了互聯網金融產品。

倘若以余額寶醞釀的初期作為互聯網金融在基金行業的開端,那么互聯網金融的風暴在基金行業已經席卷了將近兩年之久。這兩年來,基金在互聯網行業的進展如火如荼,互聯網金融在面臨一些問題的同時也在日趨理性。

對基金行業來講,突破余額寶模式,尋找一個能將風險和收益很好地結合起來的平衡點,是整個基金行業突破創新最大的一個難點。就目前而言,能突破余額寶且與互聯網緊密結合的創新產品仍未出現,基金電商處于兩級分化的狀態。

“2013年是看熱鬧的一年,2014年基金公司之間將會有很大的分化。”上海一位電商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進入12月份,2014年也接近尾聲,在這一年的時間里,基金行業電商業務的發展也在穩步推進。但是隨著互聯網的擴張,基金行業人士的危機感也在逐步加深。

目前產品創新還未超出余額寶。基金公司與企業之間合作的企業版余額寶也逐步亮相。隨后,應用場景也逐步升級,可以用貨幣基金直接消費,同時用戶享受到了活期的流動性以及貨幣基金的收益。

銀行經歷了一段時間的糾結之后,終于推出了銀行版的余額寶,各大金融機構的“寶寶”應運而生。一方面可以理解成“動自己奶酪”的無奈之舉;另一方面,則暗示其在利率市場化和互聯網金融的雙重裹挾下,為爭奪“活錢”而采取的第一步反制。

隨后,用戶可以像取現金一樣,在ATM機上取貨幣市場基金了。同時,余額寶的應用場景也在逐步健全完善。

華夏、匯添富、廣發是幾家在電子商務領域發展較為領先的基金公司,早已成立了專門的電商團隊。其累計投入比較大,基礎已經搭建到了一定的程度,與互聯網合作會走到更前面。

目前,有不少基金公司開始針對中小銀行以及一些大型企業,量身定制符合他們需求的產品,其中,中小基金與機構合作后,往往帶來規模與用戶的迅速增加,受益良多。在具體的產品方向上,基金和眾多合作伙伴進行創新產品的溝通后,會結合市場熱點,基于大數據分析、主題投資、對沖量化絕對收益、優先劣后分級、專項理財計劃等方向進行產品研發創新,來滿足互聯網用戶的多層次需求。

諾安基金電商負責人陳將來認為,現階段,金融機構和互聯網公司合作,主要是導入流量和用戶,后續,有了客戶,雙方基于互聯網大數據及客戶行為分析,可以深入挖掘客戶的投資理財需求,從而為客戶定制更加適合的金融產品。

除了貨幣基金之外,基金公司和第三方平臺都在開始尋找新的增長點,互聯網基金產品風險等級也在逐步拔高。非貨幣類產品相對更復雜,風險也更高,基金公司只能通過讓利的方式,讓投資者先來“試一試”這些產品。例如廣發基金在5月份推出了“C計劃”——在直銷平臺上,對旗下20只偏股型基金免申購、贖回費(持有30天以上),只按日計提0.4%~0.6%/年的銷售服務費。而在通常情況下,即使打過四折,偏股型基金申購加贖回的費用仍達1.1%以上。

今年6月,嘉實基金上線了一款手機APP“來錢”,“來錢”更像是一款游戲,注冊即可獲得一定金額的虛擬體驗金,投資人可自主決定大類資產配置和調倉時間,同時授權嘉實在大類資產配置范圍內,挑選基金、優化組合進行投資。在“來錢”推薦的資產配置中,貨幣基金不再唱“獨角戲”,例如最近一次的投資配置建議中“貨幣基金占55%,債券基金占25%,股票基金占20%”。目前,“來錢”背后的基金產品均為嘉實基金公司的40余只開放式基金。

自余額寶出來之后,市場上類似余額寶的產品層出不窮。對基金行業來講,回歸到產品本身,突破余額寶模式,就得尋找一個能將風險和收益很好地結合起來的平衡點,這是整個基金行業突破創新最大的一個難點。就目前而言,能突破余額寶且與互聯網緊密結合的創新產品仍未出現。

北京某大型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表示,單獨盯住電商沒有太大意義,大部分尾隨傭金、客戶推廣費用都給了電商,基金公司到最后只增長了一點客戶量。但是創新是必需的,目前銀行仍是基金銷售的主要渠道,業內不妨思考一下,如何通過銀行等傳統渠道給客戶一個類似余額寶更好的體驗。

今年末,在基金行業和互聯網行業相互適應的過程中,基金公司互聯網化在走向理性。另外,基金淘寶店的尷尬局面目前仍未得到有效破解。自去年“雙十一”開店以來,基金淘寶店的銷量從來不甚樂觀。今年10月份淘寶發布公告稱,2014年10月1日起,淘寶全網基金產品,不分產品類型,申購費率降低至0.3%。隨后,基金公司淘寶店紛紛將產品的申購費率改成千分之三,且紛紛下架貨幣基金。但是在今年的“雙十一”大戰中,賣得最好的基金也只是幾千萬元的規模,0賣單的基金比比皆是。

近日,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趙新宇在一次會議上表示,“以前擔心的是,我們是一頭大象,再出現一頭大象(將會)把我們打死,最后發現是蜜蜂把我們打死。現在金融領域的挑戰者在5~10年形成規模之后將是傳統金融機構最大的挑戰者。”

趙新宇認為,互聯網金融倒逼傳統金融帶來的改變包括:市場細分、需求細分、服務細分,原來的產品設計是大而全的,未來要做對不同年齡、行業和身份的投資者推不同的產品;化敵為友,未來互聯網的合作是互補跨界的合作,跨界整合流程、跨界整合數據、跨界整合服務,互聯網去中心化,要成為結網中的一個結點,就可以有存在的價值,加入到互聯網的生態循環;化繁為簡,用戶體驗、業務流程、產品創新都要進行簡化,因為很多用戶搞不懂復雜的概念;對于傳統金融機構來講,未來互聯網理財將是大規模提供個性化理財服務,利用互聯網技術提供投資前、中、后的全程服務,建立開放平等的信息交互。

未來互聯網理財將會更個性化。基金在互聯網行業的進展如火如荼之時,互聯網平臺的違規銷售也不斷挑戰著監管的底線。最初,互聯網理財產品通過夸大收益、貼錢進行收益補貼的方式被視為違規。

比如一些機構把互聯網的營銷手段以強勢作風帶到了基金業,居然打破了不能宣傳收益率和保本的基金行業“戒律”,受到監管層的警告。比如某第三方在銷售部分基金產品過程中,在官方網站及相關互聯網資料中存在“活動年化總收益10%”、“欲購從速”、“100%有保證”等不當用語,且未充分揭示貨幣市場基金投資風險,監管層責令其限期整改。即便是在余額寶推出之初,業內也曾質疑聲不斷,其打破資金閉環運作是對監管思維最大的挑戰。

匯添富總經理林利軍甚至感慨稱,在基金行業做了11年,過去一年才是真正的創新之年,大創新非常多。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有些創新還是存在一些問題。

林利軍表示,“所有人都在講創新,但痛苦的是現在的創新有很多是偽創新,特別是金融偽創新很多,而且我自己感受到,我們這個行業,有的打著創新的旗幟,有的甚至突破監管,有的損害投資者利益,有的游離在欺詐邊緣。”

對于“偽創新”,有業內人士認為,無視投資者利益、無視風險是偽創新;對投資者、資產管理產生重大負面影響的屬于偽創新;沒有改變金融業的本質,只是為了規避監管,做通道業務的“創新”也應該被限制。

發表評論

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