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培訓老師劉杰克教授文摘:新年的互聯網金融

互聯網金融培訓老師劉杰克教授文摘:新年的互聯網金融

互聯網金融培訓老師劉杰克教授文摘:新年的互聯網金融。2014年已經過去,P2P網貸平臺翹首以盼的監管細則尚未出臺,但是地方監管越來越嚴。在2014年的最后一天,溫州市蒼南縣金融辦依據《溫州市民間融資管理條例》,對一家融資信息服務企業作出罰款1萬元的行政處罰。這也成為全國首例“民間融資備案”罰單。

同時,根據湖北省政府辦公廳近期下發的《關于規范發展民間融資機構的意見》,區域內網貸平臺在設立前,應先期進行名稱預先核準,并將籌建方案、章程或協議、主要管理制度、高管團隊等報所在地縣級政府金融管理部門。經縣級政府金融管理部門會同工商、民政、公安、人民銀行銀監機構等進行可行性評估后,才能在工商或民政部門辦理機構登記。此前,全國各地地方政府紛紛出臺政策,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天津、南京、貴陽、廣州等地均已有方案。
雖然監管趨嚴,P2P網貸行業依然發展迅猛。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年底網貸運營平臺已達1575家,相對2013年的爆發式增長,2014年由于問題平臺不斷涌現(12月單月問題平臺數量達92家),正常運營的網貸平臺增長速度有所減緩,月均復合增長率為5.43%,絕對增量已經超過2013年。這些運營平臺主要分布在經濟發達或者民間借貸活躍的地區。
業內分析人士普遍認為,年底行業有一個周期性的低谷,風險會集中爆發,會加劇2015年行業分化。同時,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新上線平臺中,60%多的新平臺注冊資金介于1000萬-5000萬之間,而注冊資金在1億以上的平臺多達48家。無疑這些“高起點”增加了平臺之間競爭,提高了行業門檻。加上監管越發嚴格,進一步加劇行業分化,2015年行業洗牌年,來勢洶洶。
盈燦咨詢常務副總經理馬駿認為,具體監管細則呼之欲出的情況下,屆時將引發P2P格局洗牌,隨著政策的變化,優質P2P將繼續高歌猛進,而違規操作以及經營不善的P2P網貸會被淘汰。
他進一步指出,未來P2P網貸的趨勢主要有五方面:首先,是去擔保化,風險存款準備金模式有可能成為主流。其次,第三方托管取代現在的通道模式、大賬戶模式、存管模式等。監管政策明確后,銀行將加入到托管業務競爭中。同時,要求借款標的透明度提高,平臺信息披露要求加大,或需要定期向監管方提交成交量、利率、逾期率、壞賬率等運營數據。再者,要規范化發展。主要包括平臺網站備案;明確行業準入門檻如規定最低注冊資本金要求;實行實名制;資金流水賬目清晰等。最后,各地區行業自律協會的快速建設。可以預見,將有更多的網絡借貸行業聯盟和行業自律組織出現,形成針對不同地區、不同貸款行業、不同運營模式等多維度的自律監管體系。

2014年,大量資本涌入P2P行業,股權眾籌正式得到監管層的首肯……互聯網金融描繪了無限的想象空間,也期待著監管的規范。經歷了2013年互聯網金融元年,又度過了2014年行業的野蠻生長,互聯網金融在2015年會有怎樣的變化?開年之際,京華時報金融周刊帶領大家一同暢想互聯網金融新變化。

2014年,民營銀行破繭而出,它意味著民營資本進入銀行業在這一年邁出實質性的一步。根據監管層時間表,去年7月和9月獲批籌建的五家民營銀行,將在2015年陸續正式開業。
事實上,在2015年開年伊始,民營銀行已經吸引了足夠的眼球,就在元旦過后的第一天,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考察微眾銀行,銀監會主席尚福林陪同參觀。隨著李克強總理敲下回車鍵,國內首家互聯網民營銀行的第一筆放貸業務宣告完成,“微眾銀行一小步,金融改革一大步”,李克強如是點評。
京華時報記者了解到,前海微眾銀行官網已于2014年12月28日上線,微眾銀行將于1月18日正式開業,試營業期間,微眾銀行將通過內部分析和信息篩選,小范圍地邀請目標客戶群體參與該行的試營業,并逐步增加受邀客戶的數量。
公開資料顯示,2014年7月25日,深圳前海微眾銀行、溫州民商銀行、天津金城銀行獲準籌建;同年9月29日,浙江網商銀行、上海華瑞銀行獲準籌建。
在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看來,中國的民營銀行還處在初創階段,并未進入高速發展的軌道。他告訴京華時報記者,2015年,互聯網民營銀行會表現出較好的亮點;線下民營銀行2015年還處于試水階段,有一個鋪墊的過程。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提醒,目前來看,民營銀行仍處于初始階段,風險較大,如何提升民營銀行自身能力,保障存款人財產安全,應當是民營銀行未來發展的核心。趙錫軍認為,互聯網民營銀行可以結合自身優勢,運用先進技術來規避風險,諸如運用大數據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信用評級,減少網絡欺詐風險,使網貸更加方便,高效,成本更低。

作為互聯網金融的最初代表,互聯網貨幣基金們在2014年上半年以前著實是火了一把,然而隨著監管的收緊、收益率的下滑,身處十字路口的“寶寶”們又將何去何從?
余額寶等互聯網貨幣基金一出世就帶著“分流銀行存款”的“敵意”,面對“寶寶”洪流,多家銀行2014年陸續推出了自己的“寶類”產品,有效進行了反擊。如民生銀行以如意寶打頭陣,平安銀行推出平安盈,興業銀行的掌柜錢包、興業寶,工行薪金寶,中行活期寶,包括中信銀行上線的“薪金煲”等都是銀行對寶寶們的反擊之作。
最初互聯網貨幣基金出現的時候,主要是因為靈活的申購贖回方式和大幅高于活期存款的利率,加上超低門檻,打動了很多理財“小白”的心,而今,不少銀行已經自行“革命”,給活期存款更高的利息,而且提供更加方便的操作方式,加劇了互聯網貨幣基金的競爭。
2015年,“寶類”產品的收益水平無法長期保持高位卻是不爭的事實。融360理財分析師張懿望認為,2014年中國貨幣政策相對寬松,社會資金面較為充裕,包括銀行理財產品、互聯網“寶寶”、P2P產品在內的各類理財產品收益率均處于下滑趨勢。
此外,央行387號文將存款口徑進行調整,同業存款納入存款準備金繳存范圍,雖然目前適用的存款準備金是零,但是未來一旦繳納存款準備金,一定會影響貨幣基金的收益。優選金融執行總裁張虎成認為,以余額寶為代表的貨幣基金將計入存準范圍內,雖說目前存款準備金率暫定為零,但未來的政策變化仍將會對以余額寶為代表的寶寶類理財形成沖擊,這一政策更加堅定了我們對未來寶寶類理財收益收益率將持續下滑的預期,將加速寶寶類理財規模和收益的雙降。
不過,“寶類”產品的作用其實并不只是收益。對投資者來說,能享受到各種額外的便捷服務才是關鍵。比如余額寶產品,在兼顧投資的同時,很方便地進行購物消費,相信仍有一定的市場。

2014年,國內第三方支付市場硝煙彌漫,年初時的微信搶紅包成為這場戰役的導火索。有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春節,支付寶紅包數量164萬余筆,財付通紅包數量為20萬個。微信紅包的推出還大大刺激了騰訊的股價,使得騰訊市值在一天之內飆漲了約640億港元。種種跡象表明,在第三方支付領域,行業巨頭忙著跑馬圈地,行業新貴不斷攪局,2015年更是充滿挑戰的一年。
事實上,第三方支付對于消費者而言最直觀的感受就是便捷,加上行業之間的競爭,更多實質性的優惠不斷吸引消費者入局。例如,滴滴與快的之間的“打車”對抗戰則從年初延續到了年末。隨著滴滴打車獲得7億美元融資,移動支付市場又將充足彈藥展開價格戰,這場搶奪用戶大戰在2015年還將持續下去。
目前,國內第三方支付產品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以支付寶、財付通為首的互聯網型支付企業,另一類是以銀聯電子支付、快錢、匯付天下為首的金融型支付企業。第三方支付目前還處于同業低水平無序競爭局面,導致價格成為其唯一的競爭籌碼,不少第三方支付公司以完全免費低廉的價格來搶占市場份額。
雖然仍伴隨著很多挑戰,但不少第三方支付的大佬紛紛表示,第三方支付的2.0時代已經來臨。
快錢董事長關國光認為,在支付基礎上提供增值業務的2.0時代,企業需找到差異化的競爭思路,通過疊加增值服務創造價值,各類增值服務的豐富程度將成為各家支付公司的核心競爭力,進一步從互聯網金融大潮中脫穎而出。移動互聯網、O2O的發展,使得用戶行為在發生潛移默化的改變,也造就了互聯網金融的更多應用場景。在移動時代,互聯網金融和O2O的結合,將更有利于推動實體經濟的發展。
此外,在全球經濟國際化的大形勢下,全球網上購物發展迅猛,且跨境支付利潤相比境內業務更為可觀。隨著監管的開放,第三方支付企業在深耕國內市場的同時拓寬國際市場是大勢所趨,今后第三方支付企業必將為和進出口貿易的合作搶占先機。
P2P網貸行業洗牌在即

發表評論

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