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互聯網金融培訓師講師劉杰克老師北京大學文化藝術投資總裁班講授互聯網金融課程
2015年9月17日,著名品牌與互聯網專家及互聯網金融講師培訓師劉杰克老師應邀做客北京大學為北大文化藝術與收藏投資總裁班講授《互聯網金融》培訓課程,數十位來自北京、上海、天津、黑龍江哈爾濱、海南海口三亞、青海西寧、西藏拉薩、浙江杭州、江蘇南京等地文化藝術與收藏投資行業的企業家以飽滿的熱情參與了本次的課程培訓學習。傳統時代,由于政策的壁壘,金融業并非所有的企業都能進入。但在互聯網時代,由于互聯網經濟高滲透性的特征,互聯網或其它行業可以通過互聯網思維與互聯網技術的結合不但得以進入傳統時代難以進行的金融業,更可以通過打造具有強痛點的產品而獲得消費者的歡迎進而獲得巨大的成功。在這樣一種時代背景下,文化藝術業應該如何把握這千載難逢的機遇,巧妙的將文化藝術與金融業進行結合跨界來取得企業經營的更大成功?帶著這一疑問,全體學員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了本次的課程培訓中,并在課程中結合老師的講授和所管理企業的實際情況,做出了多個極具創見性的文化藝術產業互聯網金融實戰案例,受到劉杰克老師的高度稱贊!
文化產業,這一術語產生于二十世紀初。最初出現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諾合著的《啟蒙辯證法》一書之中。它的英語名稱為Culture Industry,可以譯為文化工業,也可以譯為文化產業。文化產業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形態和特殊的經濟形態,影響了人民對文化產業的本質把握,不同國家從不同角度看文化產業有不同的理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于文化產業的定義如下:文化產業就是按照工業標準,生產、再生產、儲存以及分配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一系列活動。從文化產品的工業標準化生產、流通、分配、消費的角度進行界定。文化產業是以生產和提供精神產品為主要活動,以滿足人們的文化需要作為目標,是指文化意義本身的創作與銷售,狹義上包括文學藝術創作、音樂創作、攝影、舞蹈、工業設計與建筑設計。胡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談到“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思想精神上的旗幟。面對當今文化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重要因素的新形勢,我們必須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著眼于提高民族素質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進文化改革發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進行文化創造,讓人民共享文化發展成果。”大家通過認真學習、深刻領會,紛紛表示,我們要不斷加快“兩個率先”推進步伐,全面提升文化軟實力、文化競爭力和文化持續發展能力,努力譜寫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新篇章。收藏品分為自然歷史、藝術歷史、人文歷史和科普歷史四類,具體分為文物類珠寶、名石和觀賞石類、錢幣類郵票類、文獻類、票券類、商標類、徽章類、標本類、陶瓷類、玉器類、繪畫類。應該說收藏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學問。由于收藏品種類繁多,如何科學收藏、科學定位、科學保存、科學分類非常重要。本文重點說一說的分類問題,其他方面等日后的專題文章進行闡述。從目 前來說,對于收藏品的分類還沒有形成很權威的定義和說法,有待于熱衷于收藏的同仁們進一步研究和探討。但筆者在與藏友、專家、學者交流探討,以及翻閱有關資料,并從中國民間私人藏館和歷史學的角度看,比較趨同的收藏品分類大致可為自然歷史、藝術歷史、人文歷史和科普歷史四大類。
北京大學創辦于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也是當時中國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為現名。作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和“五四”運動的策源地,作為中國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和民主科學思想的發祥地,作為中國共產黨最早的活動基地,北京大學為民族的振興和解放、國家的建設和發展、社會的文明和進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在中國走向現代化的進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鋒作用。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傳統精神和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學風在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傳。近年來,在“211工程”和“985工程”的支持下,北京大學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階段,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師資隊伍建設、教學科研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績,為將北大建設成為世界一流大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今天的北京大學已經成為國家培養高素質、創造性人才的搖籃、科學研究的前沿和知識創新的重要基地和國際交流的重要橋梁和窗口。1917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學校長,他“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并包主義”,對北京大學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促進了思想解放和學術繁榮。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以及魯迅、胡適等一批杰出人才都曾在北京大學任職或任教。1937年盧溝橋事變后,北京大學與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南遷長沙,共同組成長沙臨時大學。不久,臨時大學又遷到昆明,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抗日戰爭勝利后,北京大學于1946年10月在北平復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全國高校于1952年進行院系調整,北京大學成為一所以文理基礎教學和研究為主的綜合性大學,為國家培養了大批人才。據不完全統計,北京大學的校友和教師有400多位兩院院士,中國人文社科界有影響的人士相當多也出自北京大學。改革開放以來,北京大學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大發展、大建設的新時期,并成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兩所大學之一。1998年5月4日,北京大學百年校慶之際,國家主席在慶祝北京大學建校一百周年大會上發表講話,發出了“為了實現現代化,我國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的號召。在國家的支持下,北京大學適時啟動“創建世界一流大學計劃”,從此,北京大學的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2000年4月3日,北京大學與原北京醫科大學合并,組建了新的北京大學。原北京醫科大學的前身是國立北京醫學專門學校,創建于1912年10月26日。20世紀三、四十年代,學校一度名為北平大學醫學院,并于1946年7月并入北京大學。1952年在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北京大學醫學院脫離北京大學,獨立為北京醫學院。1985年更名為北京醫科大學,1996年成為國家首批“211工程”重點支持的醫科大學。兩校合并進一步拓寬了北京大學的學科結構,為促進醫學與人文社會科學及理科的結合,改革醫學教育奠定了基礎。
相關介紹:劉杰克,著名互聯網專家、實戰市場營銷專家、品牌營銷策劃與網絡營銷專家、微信微博新媒體與電子商務專家;品牌與網絡營銷顧問;北京大學及清華大學EMBA總裁班品牌與網絡營銷培訓課程特聘教授;著名微營銷講師與移動互聯網絡營銷講師;《網絡營銷實戰》、《微營銷與社會化新媒體營銷》、《互聯網思維》、《互聯網+》、《互聯網金融》、《大數據營銷》等系列原創數字營銷與品牌課程資深培訓師講師;劉杰克營銷顧問機構首席顧問;衡濟堂集團獨立董事;曾在多家知名外資及民營企業任戰略總監、營銷總監及總裁;著有代表作《營銷力》、《網絡營銷實戰》等,電話:010-51290609,劉杰克老師官網: http://www.letushow.com/,電子郵件:jackliupku@163.com,博客:http://blog.sina.com.cn/jackliupku,微博:http://weibo.com/jackliupku,微信:jackliupku
非常感謝劉老師一天精彩的課程,很多知識回去馬上就能用上變革我們企業的經營,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