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思維培訓老師劉杰克教授文摘:互聯網+與互聯網思維

互聯網思維培訓老師劉杰克教授文摘:互聯網+與互聯網思維

互聯網思維培訓老師劉杰克教授文摘:互聯網+與互聯網思維。當記者問及“實體店不如網店便捷,如何留住實體店顧客”時,劉杰克認為,互聯網思維重交互式體驗,這也可以為線下實體店所采用。他舉了一個例子,以往店員面向顧客廣泛推廣,而互聯網的出現,讓店員可以更好地了解老顧客的需求。

比如,通過老顧客的微信朋友圈,店員可以了解到對方的打扮風格、關注熱點等,進行精準推廣,真正讓品牌成為私人的時尚顧問。在店鋪陳列上,也一改以前飾品行業主導的超市型陳列,而是采用“情景式”、“體驗式”的陳列手法。他認為,進店客人雖然比以前要少了,單客的交流時間卻長了,而不是像以前只是生硬地進行產品的推銷。甚至可以將一些VIP顧客轉成為加盟商。

員工+互聯網:老員工走到哪,店開到哪兒。截至目前,好西好飾品已開業門店近50家,從浙南滲透,北至大連、西至成都,與萬達廣場、銀泰城、凱德廣場等皆有合作。而令人稱奇的是,除了廣場、街店等直營店方式,有1/3加盟店老板是好西好飾品老員工,而電商子品牌“我要要”也直接交給獨立的員工團隊打理。淘寶網一直鼓勵稱“讓人人都有自己的店”,而這樣的互聯網精神,到好西好飾品這邊,則巧妙變成“讓員工都有自己的實體店”。

由于行業性質的原因,好西好飾品的員工大部分是女性,來自全國各地。好西好飾品因此推出了員工加盟政策,讓想回原籍的老員工可以以內部優待政策入股在當地成立新門店,加盟的老員工除了領取薪酬之外,目前還執行“投資入股+在職分紅雙重模式,收益按比分成,虧損公司自負”的措施。好西好溫州下呂浦分店的老板就是好西好飾品的老員工,她說,加盟模式讓自己對待工作的態度完全發生大轉變,以前上班到點急著打烊,現在自己做老板,常常希望營業時間長一點,這樣才能服務更多的客戶。

溫州好西好飾品有限公司的江蘇常州九洲新世界店和寧波環球城店兩家店同時開業,至此,好西好飾品在全國的門店達到近50家。體驗式陳列讓顧客感覺像有一個私人梳妝臺。 溫州好西好飾品有限公司的江蘇常州九洲新世界店和寧波環球城店兩家店同時開業,至此,好西好飾品在全國的門店達到近50家。好西好飾品創立于2003年,到2014年底已擁有門店20家,而進入2015年以來,新開店鋪卻近30家。這也意味著,好西好飾品線下連鎖店在2015年的開店速度超過了此前總和。

“品牌的核心競爭力不是99%而在于1%差異,在這個越發講究細分的時代,它就足夠讓你脫穎而出。”周金必認為,讓團隊多1%的凝聚,對產品多1%的優化,對顧客多1%的貼心,從互聯網時代多學1%的思維,那么品牌自然就形成自己的競爭力。
好西好飾品在2016年還會繼續推行50店計劃,同時在未來三到五年,將在中國版圖上拿下千店,為時尚中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電商上成立年輕化子品牌的其中一個意義是讓這一部分年輕的消費群體成長以后,成為主品牌(Hao)2的潛在消費群體,二者存在一個時間差的銜接。此外,網絡的便捷傳播為品牌的形象宣傳起到重要作用,同時對時尚消費群體起到了很好的互補性。

“互聯網+”不只是機械地將線下開店轉移到線上,而是做實體經濟時注重互聯網思維的運用。“互聯網是一個載體,便捷、易于傳播,它是實體店的有益互補,共同構成了O2O雙向的‘交互式體驗’。”產品+互聯網:銜接線上線下兩大品牌。好西好飾品定位于時尚女性,但對消費群體有不同區分:實體店(Hao)2品牌的消費群體年齡層偏成熟,風格以復古優雅為主線,走的是“設計師原創+時尚買手”的精品路線;而在電商方面,推出“我要要”子品牌針對年齡偏低,以學生族、剛入職場的白領為主,風格以時尚青春為主。

發表評論

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