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營銷培訓講師劉杰克老師文摘:互聯網+時代微信正日益生活化

微信營銷培訓講師劉杰克老師文摘:互聯網+時代微信正日益生活化

微信營銷培訓講師劉杰克老師文摘:互聯網+時代微信正日益生活化。騰訊已經實現超過幾千萬理財通網上用戶理財,同時紅包一天收發量是22億個,每天的交易筆數在迅速的增長。騰訊金融不想做一個大而全,希望在相關的領域,在信貸、理財、互聯網證券能夠打造核心的精品和平臺。

12月17日訊,世界互聯網大會昨日盛大開幕,昨天下午,大會首場互聯網+論壇舉行,探討互聯網金融的創新與發展。論壇上,騰訊副總裁賴智明發表演講,闡述了對于未來的互聯網金融生態的構想。

騰訊副總裁賴智明。大會上,賴智明表示,騰訊會繼續沿著社交化和生活化發展的路徑來打造精品,未來互聯網金融會通過移動化、產品化的方式來達到普惠金融。

賴智明稱,騰訊已經實現超過幾千萬理財通網上用戶理財,同時紅包一天收發量是22億個,每天的交易筆數在迅速的增長。騰訊金融不想做一個大而全,希望在相關的領域,在信貸、理財、互聯網證券能夠打造核心的精品和平臺。

賴智明還表示,互聯網的征信能夠推動個人社會的信用體系搭建,能夠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達到普惠金融。

在關于最常被提的互聯網+問題時,賴智明表示,新的商業模式不斷在移動互聯網上涌現。作為商業的連接器,互聯網金融的服務應運而生。移動互聯網最初改造了通信社交,然后是娛樂、生活、教育,現在和未來改變金融服務。

各個環節都離不開金融的騰訊,是否已經準備好進入金融領域了?12月16日下午,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金融創新與發展”論壇在烏鎮進行。占據國內互聯網業頭兩把交椅的阿里巴巴、騰訊各自派出螞蟻小微金融服務集團董事長彭蕾和騰訊副總裁賴智明闡述其關于互聯網金融走向的判斷。

  “技術革命改變了金融的觸達能力,讓更多人受益,創新效率更高。同時,通過大數據,可以讓風控能力得到更好的平衡。我們認為,現在是普惠金融的黃金時代。”彭蕾在演講中表示。

  她舉例稱,阿里巴巴和螞蟻金服從支付寶擔保交易的方式做起,解決網購的信用問題,現在已經可以做到通過大數據甄別金融風險,比如預測出險的可能性極低,花8毛8分錢就能買100萬元的保險;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則使互聯網金融走向農村,網商銀行半年就服務了68萬家農村小微企業。

  不少互聯網金融企業對彭蕾的判斷表示認同。普’就是廣泛、‘惠’就是便宜。一方面是移動互聯網普及,使用范圍越來越廣;互聯網也使金融產生了大量數據——對數據的加工分析,為‘便宜’創造了條件。所以互聯網+和金融業的結合,確實為普惠金融提供了比以前更現實的路徑。”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時文朝在對話環節中表示。

  泰然金融集團董事長潘寶鋒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互聯網金融是真正推動普惠金融發展的一條路,不被傳統金融機構青睞的小微企業、個人將得到更多的照顧,“等相關部門的監管細則出臺后,相信互聯網金融在合法合規的基礎上會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

  賴智明在彭蕾之后發言,一上場便招呼大家:“我想問一下:在用微信的請舉手,用微信發紅包的請舉手,收過微信紅包的舉一下手——好多!”

  他在演講中稱,互聯網金融業務9月已上升為騰訊的戰略業務,“十年前的PC時代,騰訊已經發力互聯網支付,十年磨一劍,現在具備了很多很好的基礎能力。”

  賴智明表示,依靠微信、QQ兩大平臺,騰訊的理財通網上用戶已經達到幾千萬,微信紅包一天的收發量22億個,但“騰訊金融不想做大而全,而是希望在信貸、理財、互聯網證券方面打造核心精品。”

  賴智明稱,社交化是騰訊金融發展產品的特色。在支付領域,微信支付和QQ錢包已連接各行各業,解決了很多行業的痛點,“我們會繼續沿著社交化、生活化發展的路徑來打造精品。

發表評論

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