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營銷培訓講師劉杰克老師文摘: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微信營銷規范
微營銷培訓講師劉杰克老師文摘: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微信營銷規范。目前涉及微信非法營銷的監管依據以《網絡商品交易行為及有關服務管理暫行辦法》為主,而在廣告宣傳、知識產權方面,則以《廣告法》、《商標法》為主。但這些法律法規在具體執法程序中都暫未增加網絡監管要素。同時,微信營銷缺少工商登記和注冊程序,對于個人申請的公眾賬號,不需實名制,這在一定程度上避開了監督管理,給依法監管微信營銷帶來了較大困難。
“微信營銷給人們生活帶來便利,但同時也有不少侵權事件發生。”對微信營銷進行規范化管理。如今,隨著互聯網、移動網絡的普及,微信朋友圈成為很多商家營銷的新陣地。微信營銷方便、快捷,消費者足不出戶就能購買到到商品以及服務。然而,有不少微信用戶對微信營銷頗有微詞。
很多人對某一類產品感興趣,就會在百度上進行搜索了解。比如在互聯網上搜面膜的人,那肯定是對面膜感興趣的人,對吧?無論她是做面膜的,賣面膜的,買面膜的,總之,她肯定是對面膜感興趣的。此時,如果她們能夠看到你的信息和微信號,就會主動加你咨詢和了解。這樣你就把她從互聯網上引流到你的微信上了,而且非常精準,意向度很高,很容易就會成交。
市民張偉認為,在微信營銷模式下,消費者往往對賣家公司名稱、注冊信息等一無所知,在無形中給交易埋下了隱患,一旦消費者權益受到侵害,維權之門很難找。
市民楊娜幾乎每天都能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各類商家發起的“點贊”兌換獎品活動。商家借此來集聚人氣和關注,但到了“兌換”環節,卻有不少商家以各種理由推托,最后不了了之,忽悠消費者。
此外,不少市民表示,微信朋友圈中推銷的商品質量令人堪憂,幾張配圖加簡單文字的展示方式,極易讓不良商家“鉆空子”。
那么,消費者及監管部門該如何面對微信營銷這把“雙刃劍”?
微商們要記住,引流是在互聯網而非朋友圈。朋友圈發廣告再厲害,好友里面根本沒有精準客戶,親發廣告給誰看呢?只要在互聯網上進行引流,讓精準客戶看到你了,感興趣主動加你微信,才算你的準客戶,然后通過朋友圈的轉化和溝通把她們轉化成客戶。這一點尤為注意,決定你的努力方向。
健全《廣告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相關法律法規,使微信營銷的違法行為監管有法可依。同時,在保護用戶隱私的原則上,逐步探索微信實名申請、實名管理模式,完善微信電子商務商家身份認證、工商注冊、信用評價等等,從源頭上進一步解決微信違法行為調查難、查處難的問題,規范網絡交易行為。
另外,還應加大平臺監測力度,建立多部門聯動機制,工商部門加強與公安、通信、文化等相關職能部門的聯動配合,努力建立與外部網絡監管信息平臺的資源共享機制,切實加大對虛假宣傳微信廣告,通過微信銷售不合格產品等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
微營銷怎么做?如何用微信找精準客源?其實不光是百度,百度這個搜索引擎是使用人數最多的,還有好搜,搜索,谷歌這些,都是有很大的搜索流量的,這些都是客源,都是財富。能從互聯網上引流多少客源,就決定著你能擁有多少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