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互聯網金融培訓講師劉杰克老師課程案例:互聯網+時代網絡金融行業迎來規范年
著名互聯網金融培訓講師劉杰克老師課程案例:互聯網+時代網絡金融行業迎來規范年。 在今年兩會代表對互聯網金融的發言中,多位代表都強調加強監管、防范風險的重要性,但更認識到用傳統金融的監管手段,很難適應現代金融機構種類多、交易頻率高、影響范圍廣等目前中國金融業綜合經營的趨勢。因此,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致公黨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徐曉蘭等一批代表都強調監管應該反思或調整監管方式和監管理念。對此,顧晨煒從監管體系和監管手段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監管體系上更強調全方位管理,去年底出臺的新政策已經明確監管主體,中央和地方政府在監管上各司其職。在浙江、上海、山東等互聯網金融業務發達的地區,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已經先行一步,出臺地方性監管條例。地方監管先行先試,成為當前金融監管的一個特色。顧晨煒建議,順應大數據、云計算和電子貨幣等新技術帶給金融業的重大變化,監管機構應加大互聯網思維在監管框架中的探索,中國一定會建成適應現代金融市場發展的金融監管體系,經歷了規范整治之后的中國互聯網金融也將“冬去春來”,在“十三五”期間取得長足的進步。正在舉行的兩會中,“互聯網金融”成為關鍵熱點。3月5日上午,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將“規范發展互聯網金融”列入2016年重點工作部分,但接著強調要“扎緊制度籠子,整頓規范金融秩序,嚴厲打擊金融詐騙、非法集資和證券期貨領域的違法犯罪活動,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底線。”
“互聯網金融”連續第三年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關注重點已由“促進”轉變為“規范”。有行內人士表示,這意味著互聯網金融行業將迎來“規范元年”,互聯網金融企業在面對監管的同時,也紛紛表示希望得到政策層面支持。據《人民日報》報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3月6日表示,今年將秉持公平競爭、穿透式監管、保護消費者利益等原則,聯合啟動對互聯網金融的集中專項整治,在信息充分掌握、風險點識別清楚的基礎上,對已經發生或潛在的互聯網金融風險出臺整治辦法。在挖財總裁顧晨煒看來,李克強總理的報告傳達出2016年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的兩個重要“信號”:一是互聯網金融在整個金融體系中的定位和作用更加明晰,成為“新常態”下金融生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二是合規經營、嚴防風險將上升到新的高度,資金存管將成為行業標配。一向在業內強調“互聯無邊界,金融有底線”的顧晨煒認為,互聯網金融企業必須在守住風險底線的基礎上創新,這一觀點今年將在整個互聯網金融行業得到強化,而全方位的監管體系和大數據帶來的金融資產透明可追溯的監管新手段,有望發揮更大的作用。
正因為互聯網對實體經濟的有力支持,自2014年以來,互聯網金融已連續三年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被提及。但與2014年的“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完善金融監管協調機制”,2015年的“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相比,今年的報告中,提法已經變成“規范發展”,政策指向更加明確隨手科技副總裁、隨手財富管理公司總裁吳曉慧認為,從去年7月份互聯網指導意見發布到12月底的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出臺,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監管措施逐步明朗化。目前互聯網金融行業在獲取優質資產、資金銀行托管、對接征信系統等方面相比傳統的金融機構,雖然仍存在不利因素,但行業的整改浪潮實際已經暗流涌動。自融、設立資金池,甚至發布虛假信息的平臺不斷被曝光,行業的優勝劣汰趨勢已經日益明顯。“未來隨著監管政策的正式落地,行業發展會真正迎來春天,規范健康的平臺會發展得越來越好,而不規范的平臺會被淘汰出局。互聯網金融行業會真正回歸到支持實體經濟、落實普惠金融的正確軌道上來。”吳曉慧如是說。
相關介紹:劉杰克,著名互聯網專家、實戰市場營銷專家、品牌營銷策劃與網絡營銷專家、微信微博新媒體與電子商務專家;品牌與網絡營銷及傳統企業互聯網轉型顧問;北京大學及清華大學EMBA總裁班品牌與網絡營銷培訓課程特聘教授;著名微營銷講師與移動互聯網絡營銷講師;《網絡營銷實戰》、《微營銷與社會化新媒體營銷》、《互聯網思維》、《互聯網+》、《互聯網金融》、《大數據營銷》等系列原創數字營銷與品牌課程資深培訓師講師;劉杰克營銷顧問機構首席顧問;衡濟堂集團獨立董事;曾在多家知名外資及民營企業任戰略總監、營銷總監及總裁;著有代表作《營銷力》、《網絡營銷實戰》等,電話:010-51290609,劉杰克老師官網: http://www.letushow.com/,電子郵件:jackliupku@163.com,博客:http://blog.sina.com.cn/jackliupku,微博:http://weibo.com/jackliupku,微信:jackliup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