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互聯網金融培訓講師劉杰克老師課程案例:大數據時代互聯網巨頭扎堆農村金融
著名互聯網金融培訓講師劉杰克老師課程案例:大數據時代互聯網巨頭扎堆農村金融。據京東農村金融透露,京東金融貸款、消費、理財全方位服務至今已累計為近20萬農戶提供綜合金融服務,未來京東農村金融還將成立扶貧基金,為建檔立卡從事種養業的貧困家庭提供無抵押、無擔保、低息小額貸款。在兩大互聯網巨頭緊鑼密鼓地卡位的同時,互聯網P2P平臺、三農服務商等也在加快布局農村金融市場。專注于三農領域的P2P公司“農發貸”近日獲得近億元融資;以宜信為首的P2P平臺正計劃在廣大的農村地區設立基層金融服務網點。深入到廣大農村地區的互聯網三農服務商村村樂也殺入到了農村金融市場,并推出了村村貸、村村融等保險理財項目。互聯網金融吹響了進軍農村的集結號。農村金融市場浮現萬億商機,農村互聯網金融東風漸起,在農村大地上煥發出勃勃生機。互聯網巨頭為何看好農村金融?一方面是政策導向使然。中國經濟的增長動力正從一二線城市向三四線城市、中西部地區、農村地區轉移,彌補城鄉鴻溝將成為拉動經濟的驅動力之一。在國家精準扶貧的大政方針下,近期各部委的利好政策正向農村傾斜。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強調要用發展新理念破解“三農”新難題,提出要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并首次提出“引導互聯網金融、移動金融在農村規范發展”的要求,鼓勵互聯網金融、電子商務等在農村的發展。
人民銀行等七部門日前又聯合發文加大農村金融扶貧力度,支持貧困地區引入新興金融業態,鼓勵探索利用移動支付、互聯網支付等新興電子支付方式開發貧困地區支付服務市場。國家頻頻釋放的政策利好成為互聯網金融企業布局廣大農村市場的一劑強心針。另一方面是農村市場的強烈需求推動。隨著農村地區原有經濟結構的改革,現代農村經濟很快呈現出了更為旺盛的資金需求。根據企鵝智酷的初步測算,僅占農地面積三分之一的耕地流轉,就能為互聯網金融創造每年2000億以上的抵押貸款市場,機械化擴張將在未來五年提供另一個千億級的農機市場需求。目前,傳統銀行、信用社等金融方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強大的農民金融需求,農民貸款難等問題尚未得到根本性解決,而互聯網金融的特點滿足了市場需求,也彌補了當前農村金融市場的缺陷。此外,信息基礎設施向農村市場推進,農村網民群體的壯大等,也創造了主客觀條件。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37次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2月,截至2015年12月,中國網民中農村網民占比28.4%,規模達1.95億,較2014年底增加1694萬人。目前,中國正在實施“寬帶中國”戰略,預計到2020年,中國寬帶網絡將基本覆蓋所有農村,打通網絡基礎設施“最后一公里”。估計未來5年,隨著信息基礎設施在農村地區的逐步健全,廣大農村居民對互聯網技術的認知逐步提高,將進一步提升農村金融普惠程度,釋放農村市場的巨大需求潛力。
互聯網金融下鄉需深耕產業鏈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空間在農村大市場,但這個巨大的市場潛力真正釋放,需要有效開發,探索合適的發展模式,瞄準細分市場。以京東為例,京東的發展思路就是構建全產業鏈的農村金融服務。一方面,在農業生產環節,覆蓋農戶從農資采購到農產品種植,再到加工、銷售的全產業鏈金融需求,開拓網上農資產品商城,實現“農產品進城”;另一方面,切入農村消費生活環節,完整地向農民提供信貸、支付、理財、眾籌、保險等全產品鏈金融服務,實現“金融產品下鄉”。可以說,以京東、阿里為代表的電商巨頭,正在深耕農村市場,專注于農村互聯網金融和供應鏈金融兩大領域,建立農村金融電商生態體系,打造互聯網金融生態圈。此外,農業貸款難,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便是農業面臨的生產風險與市場風險。互聯網金融下鄉,需要深入研究農村市場并找出有效的盈利模式和風控體系,做好創新設計,克服農村金融征信體系不完善、支付能力弱等弱點。農村互聯網金融在積累了經驗和數據,做好風控工作之后,前景值得期待。
互聯網金融之風刮向農村。螞蟻金服日前成立農村金融事業群,并將通過用移動互聯網技術、云計算和大數據思想,推動農村金融服務的發展,農村金融的新產品已經在設計當中。與此同時,京東金融“京農貸”擴容,“京農貸——養殖貸”已經開始陸續放貸,京東金融未來將會與更多涉農機構合作。以阿里和京東等為代表的一批互聯網企業紛紛涌入農村市場,并切入農村生產、物流、信貸全鏈條,全產業鏈布局有望徹底釋放農村市場蘊含的巨大潛力。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去年12月在京召開,會議關注重點將在農業現代化,以及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農產品(13.01, 0.31, 2.44%)價格改革等“三農”領域諸多關鍵改革。在上述這些領域,互聯網金融將大有可為。2009年,我們開始進入中國農村市場, 最早嘗試的就是P2P, 以互聯網通過公益小額信貸服務把農村貧困婦女和城市愛心出借者連接起來,至今5年,壞賬為零。互聯網金融普惠實踐是一個不斷回到經驗的基礎,不斷從實際出發校驗、糾錯、總結和提高的過程。通過5年在農村不斷的實踐,積累了大量經驗,也獲得了很多寶貴的客戶數據。目前,雖然互聯網金融整體體量還小,在農村更小,但是,互聯網金融在服務客戶多樣化和個性化需求方面的突出能力使得金融服務的成本可以有效降低,是對傳統金融機構的有益補充。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普惠金融的理想要堅持,怎樣在農村一步一步實現,要根據實踐的效果來調整。
面向未來,立足廣大農村,互聯網金融有兩個大的機遇。第一個層面,是必要前提,技術的成熟和數據的積累使得服務于農戶成為可能。金融業有獨特的業務邏輯,需要把核心的金融能力,包括風控、反欺詐等核心能力抽取出來,使得方便、快捷地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和適應多樣化場景成為可能,這對傳統金融機構的農村金融服務是有益的補充。大數據依托機器的自我學習能力,使用“爬蟲”在網上24小時不間歇地獲取用戶公開的信息,使得精準獲客和隨時授信成為可能,客戶獲得極致的體驗。中國有5億人在央行[微博]的征信系統內只有一個身份證號碼,還有5億人完全不在系統內,這其中相當一部分是農戶。在農村深耕多年,P2P和小額信貸是我們的核心之一,我們深信,服務好客戶、控制好風險,首先要經營好數據資產。經過近9年的積累和研究,現在,我們在數據變現上已經擁有相當成熟的應用。大數據技術使得廣大沒有信用記錄的農戶可以憑借他們的行為數據、交易記錄等,方便快捷地獲得金融服務。同時,這個云平臺也能開放給其他服務于農戶的生態合作伙伴,使得各生態伙伴共同建設,共同受益。現在,我們的大數據技術已經廣泛應用在信用審核、風險控制、客戶管理、服務推薦等領域。
農村金融市場春時異動春耕時分,農村金融市場成為互聯網公司的香餑餑。近日從螞蟻金服獲悉,該公司已經單獨成立了農村金融事業群,彰顯了阿里巴巴集團未來擴展農村市場的野心。實際上,從去年開始,螞蟻已經開始布局農村金融,啟動農村淘寶項目,至今已在全國覆蓋15000個村點,借助網絡購物平臺,農村金融服務的需求從此延伸出來。京東金融日前宣布與中華聯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從涉農金融服務產品創新出發,面向養殖農戶推出“京農貸——養殖貸”,目前已經開始陸續放貸。據悉,“京農貸”是京東農村金融戰略的重要落地產品,意在滿足農戶在農資購買環節和農產品銷售環節的信貸需求。除了京農貸以外,京東金融還為鄉村市場打造專享消費信貸產品“鄉村白條”并上線農村理財業務。
相關介紹:劉杰克,著名互聯網專家、實戰市場營銷專家、品牌營銷策劃與網絡營銷專家、微信微博新媒體與電子商務專家;品牌與網絡營銷及傳統企業互聯網轉型顧問;北京大學及清華大學EMBA總裁班品牌與網絡營銷培訓課程特聘教授;著名微營銷講師與移動互聯網絡營銷講師;《網絡營銷實戰》、《微營銷與社會化新媒體營銷》、《互聯網思維》、《互聯網+》、《互聯網金融》、《大數據營銷》等系列原創數字營銷與品牌課程資深培訓師講師;劉杰克營銷顧問機構首席顧問;衡濟堂集團獨立董事;曾在多家知名外資及民營企業任戰略總監、營銷總監及總裁;著有代表作《營銷力》、《網絡營銷實戰》等,電話:010-51290609,劉杰克老師官網: http://www.letushow.com/,電子郵件:jackliupku@163.com,博客:http://blog.sina.com.cn/jackliupku,微博:http://weibo.com/jackliupku,微信:jackliup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