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電子商務培訓師講師劉杰克老師課程案例:大數據時代電子商務趨勢分析

著名電子商務培訓師講師劉杰克老師課程案例:大數據時代電子商務趨勢分析

著名電子商務培訓師講師劉杰克老師課程案例:大數據時代電子商務趨勢分析。移動購物已經融入人們每天的日常生活當中——從工作到家庭,以及這兩點之間的位置:81%的智能手機用戶表示,因為有了移動設備,他們在“持續不斷地購物”。令人驚訝的是,只使用智能手機的用戶里面有77%的人表示,他們會定期在家使用移動設備購物,而不選擇有更大屏幕且更全面的臺式或筆記本電腦,59%的受訪者在看電視時候購物。雙平臺用戶(該研究對其定義為擁有且定期使用智能手機和平板設備的人)偏好在家使用平板設備(87%),在其他地方他們則使用智能手機購物。此外,將近三分之二(65%)的雙平臺用戶曾經在店內使用智能手機進行購物。有趣的是,每五個智能手機用戶里面就有兩個表示,有了移動購物的幫助,他們有更多“自我”的時間,感覺更加放松了。當被問到他們是否一定要在網上購物的時候,智能手機用戶會提到店內購物的幾個優點,如下是他們最懷念的:一、試用產品:52%二、即刻購買取貨:39%三、不必宅在家里:39%四、和朋友家人一起購物:32%五、逛的樂趣(window shopping):25%

線上和線下零售店合二為一有60%的智能手機用戶曾經在店內購物時使用過一臺移動設備。在這些購物者當中? 82%的人曾經閱讀過其他人留下的產品評論或者推薦, 94%的人進行過產品比對,92%的人曾經用“智能”海報獲取過優惠券,87%的人曾經查看店內地圖來查找產品。但是移動購物激動人的地方不僅只是零售環節:88%的智能手機用戶表示,移動設備帶來的實時信息讓他們有了自發的購物行為,也就是說,對于探索新鮮事物抱更開放的心態。此外,好的移動體驗會對品牌有所助益:61%的智能手機用戶表示,當移動體驗很棒的時候,他們對品牌的看法也會更好。

移動應用購物者同樣會使用各種應用程序來滿足需求。在線零售應用是最受歡迎的(61%),接著是條形碼掃描應用(48%),之后是優惠券和團購服務應用(48%)。超過三分之一(37%)的智能手機用戶表示,他們使用價格比對應用,將近四分之一(22%)的人使用消費者評論應用。請求式獲取地理信息(比如Google Maps、Yelp等等)讓人們更好地了解周圍的環境,Groupon、LivingSocial和Field Trip等移動應用也做到了這一點。總體來看,大約45%的智能手機用戶表示,有了移動設備,他們會發現更多附近的好地方、發現更多的新產品和新體驗。雙平臺用戶尤其熱衷于這種本地探索體驗:和只使用智能手機的用戶相比,有56%的雙平臺用戶表示,他們曾在過去一個月用移動設備購買本地活動門票。 有57%的雙平臺用戶在過去一個月通過移動設備購買每天的團購,只使用智能手機的用戶群體這一數據則是20%。“之前若是提起移動互聯網營銷,估計很多人第一時間只會想起“短信營銷”。這種方式雖然較為成熟且能帶來一定效果,但過度使用也讓消費者開始厭倦。

隨著移動終端性能的不斷提升、LBS(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務)和AR(虛擬現實)技術的日漸成熟,給移動互聯網營銷帶來無限可能,也為廣告主帶來新的驚喜。其中移動互聯網廣告的潛力不可小覷。移動互聯網廣告的優勢。CNNIC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國手機網民規模達到3.56億,智能手機網民規模達到1.9億,滲透率達到53.4%。如此廣泛的受眾,將會讓移動營銷成為最重要的營銷手段之一。營銷傳播的本質是對消費者時間的“搶占”,移動廣告恰好在碎片時間出現在人們的眼中,這些碎片時間連在一起,構成整體時間,移動互聯網營銷價值在碎片時間得到充分體現。對于移動營銷而言,一臺手機只代表一名受眾,移動設備的“唯一性”是精準營銷的前提。透過用戶行為分析和數據挖掘,廣告主與消費者可以達到一對一的溝通效果。移動設備具有其他廣告載體所不具備的互動性,用戶可以通過手機廣告進行觀看視頻、撥打電話、發送短信、瀏覽網頁、下載程序等行為。

手機APP成為品牌廣告傳播的重要渠道,隨著智能機的發展,手機APP(即手機客戶端,包含手機軟件或手機游戲)已成為品牌廣告主傳播的新渠道。在國外,數百家品牌廣告已開發了自己的APP,并且進行了推廣運營。例如杜蕾斯寶貝計劃APP,安裝應用后,你將體會到照顧一個baby是一件多么費勁的事情,而且他將會告知你Facebook上面的好友—你當爹/媽了;要讓baby停下來的唯一方法就是購買一盒杜蕾斯產品,并且掃描上面的二維碼;這個極具創意的應用很好的闡釋了產品的價值。在國內,大眾汽車、農商銀行等也在合作伙伴的幫助下擁有了自己的手機客戶端。在國內提供品牌移動營銷服務的機構中,有米擁有產品設計和創意團隊,將傳播訊息與用戶喜好結合,為廣告主訂制專業的品牌APP,協助廣告主占領手機桌面,與消費者建立長期的溝通。以農商銀行為例,有米曾聯合一家廣告公司,為廣州農商銀行訂制一款《拍攝笑臉》的應用,用戶可以使用這款手機應用拍攝微笑表情,通過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可以自動給出“幸福指數”的評分。

用戶笑得越可愛,APP給出的分數則越高;此外,用戶可以分享到微博、空間來比較幸福指數。這款APP充分與消費者互動,讓消費者體驗廣告主產品–太陽信用卡“購物幸福”的品牌理念,消費者與廣告主一起分享快樂,一起收集幸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3G時代移動營銷傳播的趨勢,SoLoMo是當今最熱門的詞匯之一,Social(社交)、Local(本地化)和Mobile(移動)整合而來的六個字母SoLoMo概念風靡全球,被認為是互聯網的未來發展趨勢。同樣,移動營銷的大方向也正在朝著“互動”和“與地理位置結合”的方向發展。“互動”是指消費者接受廣告主傳達的信息并作出反饋的過程,是與廣告主之間達成一對一的溝通,除了此前提到的撥打電話、發送短信外,還有達成某項任務、玩游戲等方式。對區域類廣告主,例如需要同城團購、區域促銷的客戶,幫助他們找到區域目標受眾并且定向投放則顯得非常重要。從傳統的IP定位到運營商基站定位再到GPS定位,廣告投放的精度從幾千米縮小到幾十米,大大提升了營銷效

研究機構Latitude Research進行的一項調查表明,預計會有將近三分之二(63%)的智能手機用戶在未來幾年使用他們的移動設備進行購物。此外,對于移動用戶來說,節約時間和金錢是他們使用移動設備購物的主要原因。 73%的智能手機用戶表示,選擇移動購物是因為省時。69%的受訪者表示(這樣做)是因為省錢。 69%的受訪者表示(這樣做)是因為可以在路上購物。63%的受訪者表示(這樣做)是因為可以一邊購物一邊做別的事情。研究結果顯示,女士們會更傾向于從移動設備的有點中獲益,享受更“有效的”購物經歷。和男士相比,她們更偏向移動平臺,因為不必再去排隊,而且可以一邊移動購物,一邊做別的事情。與之相反,移動購物吸引男士們的地方在于,貨品經過更好地甄選——意味著去瀏覽更少的產品。該研究還包括題為“下一代零售移動平臺”的相關結論,基于對900名英美兩國智能手機用戶的調查結果(在這個樣本數據中,大約有590名平板設備用戶)。

相關介紹:劉杰克,著名互聯網專家、實戰市場營銷專家、品牌營銷策劃與網絡營銷專家、微信微博新媒體與電子商務專家;品牌與網絡營銷及傳統企業互聯網轉型顧問;北京大學及清華大學EMBA總裁班品牌與網絡營銷培訓課程特聘教授;著名微營銷講師與移動互聯網絡營銷講師;《網絡營銷實戰》、《微營銷與社會化新媒體營銷》、《互聯網思維》、《互聯網+》、《互聯網金融》、《大數據營銷》等系列原創數字營銷與品牌課程資深培訓師講師;劉杰克營銷顧問機構首席顧問;衡濟堂集團獨立董事;曾在多家知名外資及民營企業任戰略總監、營銷總監及總裁;著有代表作《營銷力》、《網絡營銷實戰》等,電話:010-51290609,劉杰克老師官網http://www.letushow.com/,電子郵件:jackliupku@163.com,博客:http://blog.sina.com.cn/jackliupku,微博:http://weibo.com/jackliupku,微信:jackliupku

發表評論

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