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營銷專家劉杰克:規劃事件營銷時需要注意什么?

網絡營銷專家劉杰克:規劃事件營銷時需要注意什么?

一,事件營銷要做到求真務實

事件營銷不是惡意炒作,所以必須做到實事求是,不弄虛作假,這是對企業最基本的要求。這里既包括事件策劃本身要“真”,還包括由“事件”衍生的新聞傳播也要“真”。新聞傳播的受眾廣泛,造假騙得了一些人卻騙不了所有人,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制造騙局早晚會被揭穿。弄虛作假的結果只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招致社會的口誅筆伐,嚴重影響企業的信譽,甚至身敗名裂。

二,事件營銷要善于抓住機會

劉杰克老師認為,由于新聞事件具有突發性,隨時都有可能發生與企業自身相關的熱點新聞,企業應對新聞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在事件剛剛發生時迅速進行營銷策劃,比起事件已經過去很久快被人們遺忘,或者已經被競爭對手搶占了時機,立即行動會取得更加滿意的效果。

20133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開始了上任后第一次出國訪問,其夫人彭麗媛以一套套端莊優雅的中國本土服飾“讓世界眼前一亮”,吸引了中外媒體和民眾的高度關注。中國“第一夫人”本次訪問期間的服裝、手包在互聯網上被迅速搜索,受到全民追捧,引發了中國的“第一夫人熱”。據悉,彭麗媛此行的服飾全部出自中國本土品牌“例外”的設計師定制,而非網友最初猜測的國外奢侈品大牌。

長期以來,中國本土品牌的產品與進口品牌產品相比似乎永遠是“次一等”,多數國人總認為外國的、貴的就是好的,國產的沒檔次,質量靠不住。所以當“第一夫人”走出機艙時,人們開始各種猜測其服飾是哪些國際大牌,起初誰也未能料到竟然全部出自中國品牌設計師之手。其實,“第一夫人”帶動國產品牌走紅,并非偶然,近些年來,中國消費者,特別是高端消費群體的需求與觀念已經悄然發生轉變,隨著“第一夫人熱”的蔓延,更多的消費者觀念也即將發生變化。隨著我國高端階層的愈發成熟,他們會逐漸突破膚淺的層面,意識到在穿衣上最重要的是合體、能夠體現個人氣質,再加上“第一夫人”親歷親為,讓這些消費者看到穿國貨并不是“跌價”的事,同樣能夠傳出高貴大氣的感覺,這給本土高端品牌創造了非常好的發展前景。

我國高端消費者對于對于具有個性的本土定制產品具有越來越大的需求,而本土品牌和本土設計師也具備了提供優質產品與設計的能力,然而此前國內的奢侈品品牌一直不溫不火。和國際大牌相比,我國時尚企業自身的短板在于宣傳與營銷。“第一夫人”身著本土品牌服裝走紅世界,對中國時尚產業所起的營銷作用極為巨大。本土品牌可以而且應該充分捉住這個重大事件所帶來的機遇,讓消費者認識自己、認同自己。企業借勢重大社會事件,通過傳播使品牌成為公眾所關注熱點,是企業重要的營銷策略之一。如今各國領導人出訪時,“第一夫人”服裝打扮總是關注焦點,國家領導人支持國產品牌,也意味著這一塊市場極具商機,完全有發展潛力。

“第一夫人”效應拉動本國服裝產業,其實在國際上早已不是新聞。最著名的當屬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奧巴馬對美國時裝產業的推動。米歇爾兩次在奧巴馬的就職典禮上選擇Jason Wu設計的付賬,讓這位當時還名不見經傳的華裔設計師一夜成名,至今為Jason Wu品牌帶來了總計約27億美元的經濟效益。從200811月到200912月的短短一年間,米歇爾在189次公開亮相時穿著的29個服裝品牌,在一段時間內股價都飆升。另外,2011年英國凱特王妃嫁入王室時,公眾對凱特王妃著裝的癡迷也帶動了時裝經濟。

“第一夫人”彭麗媛的此行的精彩亮相,讓中國消費者乃至世界消費者看到了“中國制造”和“中國設計”的實力與魅力,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消費者對于中國服裝品牌和中國設計師的態度,可謂是中國時尚產業中里程碑式的事件。中國本土的時尚品牌也能夠借助“第一夫人熱”的東風,打破以往的沉默與過分低調,讓更多的消費者認識自己,領略到本土品牌的魅力,真正借助這次難得的事件打響品牌。可以說,中國本土服裝品牌如能及時借勢彭麗媛的示范作用,不僅有機會在國內成為優雅時尚的一線品牌,而且有望躋身到世界一流品牌行列。

三,事件營銷要與企業形象保持一致

現在人們生活節奏極快,對于所接受的信息多選擇直接接受而非通過各種途徑進行分析,如果企業選擇了與自身形象定位不符的事件進行營銷,會使消費者會因為接受到不準確的信息而對企業形象產生不正確的認識,不利于企業在未來的品牌樹立與產品推廣。

四, 有選擇地向媒體透漏信息

劉杰克老師認為,企業公關事務中很重要的一個工作就是與媒體保持良好的信息溝通。因為從新聞的角度來講,一個大的企業,它所掌握的數字或者它所創造的數字,往往就是廣大的人群所希望知道的,同時也具有新聞的價值。而如果一個企業能夠經常性的出現在媒體上時,人們對它的信任程度也會更高。尤其是在媒體和讀者都把你當做是某個行業的代表時,就更是如此。

發表評論

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