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營銷講師培訓師文摘:微信的發展趨勢
微信營銷講師培訓師文摘:微信的發展趨勢。微信營銷機構的微信運營思路是”技術+活動”通過微信開發模式開發后臺應用,例如OPPO的刮刮樂產品,目前市場上也出現了一些微信平臺例如微庫,微信加等產品。然后通過微信活動形式刺激用戶關注和參與進來,從而達到增漲粉絲了作用。微信5.0讓一部分營銷公司覺得微信已經失去了營銷的價值,微信是在打壓營銷公司等等。我覺得作為微信營銷機構更多的應該放在用戶需求和用戶體驗,用戶訴求等方面。例如微信推出的招行案例,南航案例都在說明一個事情微信更多的是服務用戶而不是營銷用戶。通過定制化去滿足用戶的需求和訴求,通過互動管理的方式去提供用戶的體驗。對于一味的最求粉絲數量最終還是去失去粉絲。因為前期是通過活動,獎品等形式去吸引用戶,里面很大部分人員都是沖著獎品來的。對于一個企業的價值也不是很大。
所以我認為微信粉絲的數量不等于質量,數量的多少不能體現你微信價值的多少。體現你微信價值是用戶的活躍數,互動量,轉化率等實實在在的數據指標。
現在的微信創業者可以分為三類“微信營銷創業者”“微信自媒體創業者”“微信技術流創業者”。既然微信已經很明確的說出信公眾賬號不能作為營銷渠道那微信營銷創業者可以生存的希望就很渺茫了,對于微信自媒體創業者目前來看自媒體人只有極少數人賺錢了,其他的微信自媒體人都還在苦苦掙扎中。目前微信微信技術流創業者越來越多了,做的比較好的有出門問問,景點打折門票等微信公眾帳號,用戶可以在微信里面實現各種查詢和預訂。對于這群微信創業者我覺得還是比較靠譜的,通過一款產品去吸引用戶,留住用戶。一個微信公眾帳號相當與一個APP,滿足用戶的需求,提升用戶體驗。
對于準備在微信路上創業者們我想說得是微信不適合做營銷,適合做服務。微信不適合做粉絲,適合做定制化外包,微信不適合投機人,適合志存高遠,腳踏實地的人。
7月3日是騰訊合作伙伴大會,是一個讓中國搞互聯網和移動聯網創業的都關注的盛會。本次大會騰訊的放出了各種消息和各種數據,騰訊公司總裁劉熾平介紹到30億分給開發者,40萬的應用。開放平臺三大基礎:規模,社交,變現 三大堅持:用戶體驗,健康生態,完善服務 未來的三個趨勢:移動化,多元化,國際化。
當天下午的分論壇微信讓眾多傳統企業,微信營銷機構,微信創業者等都翹首期盼,最終騰訊微信產品助理總經理曾鳴,微信5.0將推出支付功能,用戶可通過微信公眾賬號,購買與服務相關的內容,如購買車票及充電話費。另外,微信公眾賬號不能作為營銷渠道,未來公眾賬號將分為訂閱號和服務號兩類:訂閱號每天有一條群發權限;服務號有群發限制,每月只能發一條。
IT茶館的微信公眾帳號,目前擁有粉絲13萬,每次活動參與人數6千多人左右,每次活動互動量在4千人左右。每天推送一條信息。前期主要是通過微博有獎轉發導用戶到微信上來。面對微信5.0每月只能發一條信息的規定,讓運營人員感覺有點失去了方向。
微信目前國內用戶已經超4億,國外用戶超7000萬。微信到底革了誰的命?此次大會上微信官方再次強調微信公眾賬號不能作為營銷渠道,服務號有群發限制,每月只能發一條。讓很多營銷公司和草根創業團隊都心碎的一把。微信5.0發布最先遭受打擊的應該哪些以前做微博草根大號的創業者,這部分人還是按照微博的操作的思路來運營微信已經不行了。根據某成都微博草根擁有200多萬粉絲通過策劃活動,每天提醒微博用戶關注微信。通過半年的時間的微信運營目前微信量1萬多粉絲,每個月只發一條信息。
微博草根大號以前的運營思路是“不斷的推送信息給用戶”讓用戶盡可能看到自己的微博信息。從而提到自己微博閱讀量,轉發量來漲粉。現在微信每月只能發一條信息,我覺得應該是更多的服務用戶,而不是推送用戶。例如我是做成都美食微信,我的微信內容主要就是推送成都美食為主調與用戶分享美食為互動。信息與互動想結合的運營方式來進行,才行形成有效的口碑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