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講師培訓師文摘:電商時代企業家如何做
電子商務講師培訓師文摘:電商時代企業家如何做。互聯網已經發展20年,信息工廠無處不在,小企業的IT部,或是大集團的DT(數據處理技術)中心,到處閃耀著智慧的光芒。接下來,信息服務與制造生產加速融合,進而實現資源科學配置,互聯互通,共創共享。那么,當商人轉身為電商人,老板看似放權的項目合伙人制度,實際上是“放”得越多,“收”得反而越緊。
看似尋常的細節蘊藏著預示未來的大變革,最前沿的新思維發端于默默無聞的企業實踐。電商“雙11”的狂歡季剛過,李克強總理就前往義烏電商村考察,正式宣告電子商務成為影響國計民生的重要經濟形態。與此同時,互聯網大會在周莊召開,也意味著互聯網已實實在在地成為主宰經濟社會運行的重要力量。透過“雙11”的喧囂,這一切給“佛山制造”除了帶來貿易流通方式的變化,還會有什么?
前段時間,筆者在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采訪時發現,這家成立僅四年的電商企業,年薪過百萬的員工就有超過10人,幾十萬年薪的員工數量也在不斷增加。當筆者和這些百萬打工者聊天時,他們向筆者強調,“我們不是簡單的打工行為,而是共同創業”。
這樣的考核變革下,公司在做研發時,需要把不同的部門關系由原來的“串聯”,變革為現在的“并聯”模式。也就是說,在對一個新品進行研究時,過去可能是先完成了產品的功能設計后,在做出樣機后才讓市場營銷部門思考要如何做推廣,但按照IMB公司等所提出的新理念,則是在產品還未完成功能設計的時候,市場營銷的部門的人就可以參與進去,對產品如何做功能設計,從市場營銷的角度反向給出建議。
類似這樣的情況,整個公司不同的環節原本是環環相扣,卻在研發的時候,全部變成并行的環節,同步進行,共同提出建議。而這種過程中,不同的部門所組成的研發部門,實際上就成為了一個小的管理決策中心,它既讓不同部門的人可以從各自的專業角度提前給出建議,提高產品實現財務、市場成功的幾率,同時也避免了讓一個人的決策失誤影響了下一個環節的工作進度,實際上在形成小決策中心的同時,也實現了決策的“去中心化”。
這與電商的管理理念其實都是相近的,以小團隊的形式,讓每個個體充分發揮自身的資源優勢,再以合伙人的分配機制,用利益共同體的方式擰成一個整體。但是,弱化管理并不是不要管理,多中心并不是無中心,而是對僵化的傳統管理進行再造,釋放創新力,形成凝聚力。目前,佛山有如一艘生產制造航母,需要借助商業互聯網的力量驅動轉型升級,而信息工廠的商業策略對推動傳統制造向服務型生產體系轉變帶來積極的實踐經驗,甚至具有變革意義。
這種讓員工產生了“自己就是老板”的想法,與傳統工業時代的思維方式有著極大的差別,而這種差別的產生,反映了電商時代,互聯網企業與傳統企業在組織管理模式上的差異。
佛山作為以制造業起家的工業之都,許多“創一代”都是洗腳上田的老板。在“佛山制造”的傳統管理模式中,老板與員工之間“保持距離”,且基本是形成以老板為核心的“單中心”決策機制。這種看似等級森嚴的組織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實現規范管理而生。
相比之下,電商作為電商企業的代表,這家創立于2010年的電商企業,在短短4年多的時間內,員工增加到500多人,其中專業人員達到了300多人。在這500多人的團隊中,員工與老板、高管之間幾乎是“零”物理距離。許多高管,甚至老板大部分時候就坐在員工中,一起對著電腦探討業務。
而在這種扁平化的模式下,又形成了不同的小團隊。電商擁有6個事業部,分別為自主品牌、格蘭仕、萬和、華帝、視覺工場、家居6個事業部,各個事業部之間分別獨立運營。這些不同事業部的高管,有的是從制造業請來的高管,有的是從阿里巴巴、天貓挖來的營銷專家,還有的是在香港聘請的設計師團隊,當這些人聚集在同一個辦公室,為了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飛魚采取項目合伙人的形式,讓這些不同的團隊自發裂變為“多中心”的管理決策機制。
在項目合伙人的機制下,各個事業部就相當于開放的平臺,每個人都有機會參與項目開發,因而都有機會成為項目負責人,參與創業并成為老板。
比方說在設計方面,投入600多萬元建立的視覺工場可以容納160名頂尖的設計師,他們在團隊和個人兩個層面去發揮才能。一方面,整個視覺團隊對各個事業部提供講究創意的個性化視覺產品,用以支撐各個事業部的營銷;另一方面,每一個成員都可以獨立成為項目負責人,單獨或帶頭組成小團隊,開發并形成項目,進而生成“子公司”。飛魚的負責人表示,比如品牌廠商需要新推出一款適合網絡銷售的新品,在提出具體的要求后,視覺工場的某一成員或某一小團隊就會根據客戶要求,形成產品開發項目書,參與廠商的產品研發,然后完成產品功能、外觀設計,包裝和線上視覺設計,形成訂單,產品訂價等,這時廠商實施產品生產,然后交由飛魚電商品牌事業部在線營銷。負責人表示,項目產生的利潤與項目團隊(或者只有一個人)會按比例分配,如果有需要的話,甚至將為這一產品開設子公司,為這一產品持續做大市場。
由此一來,從阿里巴巴、天貓請來的營銷專家,還有從制造業請來的富有產品開發和市場營銷經驗的高管們,包括電商這批獨擋一面的設計師,可以通過電商的平臺實現創業夢,而且新項目憑借電商已有的自主品牌市場推廣經驗,扎實的線上營銷團隊而不愁找不到買家。這便使得準備開發新產品的廠商和擁有發明專利或熱衷于產品開發的個人,都可以將電商視為合伙人。
這種項目合伙人的做法正在受到越來越多電商新貴的青睞,新近發布的商業策略中,也突出“做小冰合伙人,打造小冰夢工廠”這一主題,在他著力打造的產業園區,同樣通過項目合伙人制讓更多合作商家、團隊成員有機會與小冰火人成為新型合伙人關系。
而電商企業這種以項目合伙人的形式,搭建起內部小團隊的形式,其實與IBM、微軟等互聯網公司在近年自身轉型所提出的新型管理理念很相近。一位在順德從事裝備制造業的老板告訴筆者,參考IMB等互聯網公司管理模式轉型,企業在對新品的研發中,需要把對新品的財務能否實現成功、市場營銷能否實現成功納入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