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新媒體營銷講師培訓師劉杰克老師課程案例:電商時代社會化媒體的用戶體驗

著名新媒體營銷講師培訓師劉杰克老師課程案例:電商時代社會化媒體的用戶體驗

著名新媒體營銷講師培訓師劉杰克老師課程案例:電商時代社會化媒體的用戶體驗。正如互聯網后來者,或者首先受到互聯網變革浪潮沖擊的傳統媒體、實體商業苦逼的在后面追趕互聯網大佬巨頭的腳步一樣。一群苦逼的人,一直在追,也不知道自己在追什么,也不知道要追到什么時候,也不知道是否值得,但是沒有任何一個人停下來,你是否夠膽停下來呢?或者你夠膽不追隨嗎?在此種經歷中,不經意發現了一個文章段落開頭空格的小小細節變化,深究下去,其背后反應出來的變化或者說變革還真不少,于是發感慨如下:在以前(其實也不是很久之前),在Word壟斷文字處理工具的時代背景下,在PC互聯網閱讀占據數字閱讀市場主流的時候,通過Word書寫文章,再對文章進行排版的時候,段落開頭格式往往被設置成首行縮進,并且一水兒的標配“兩個空格”,任何人沒有覺得奇怪,并且都已經習以為常,就如多少年北京人見面開頭第一句就是“你吃了嘛?”,職場人見面第一句“你好。”一樣平常和自然,并且一直延續下去。但是自己作為一個自媒體人,在使用過不同自媒體平臺提供的不同編輯后臺,一個從中國第一批互聯網網絡新聞編輯走出來的我,就對其操作體驗的便利性以及效率增加了幾分審視和挑剔的目光,也不枉自己的收獲,很真有大發現。當先一個現實是,所有的自媒體內容,主推的或者被廣泛傳播的渠道中,移動終端渠道,包括智能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的比例不斷上升,雖然未必一定超過PC終端閱讀的數量,但是趨勢是向著全面超越邁進,并且還成為自媒體內容傳播渠道先進時髦與否的重要檢驗標準。

然而,與此矛盾的是,各個自媒體賬號的編輯后臺都是建立在PC互聯網平臺基礎上的,并且所有操作界面特點也都建立在PC互聯網平臺之上,或者是建立一種互聯網2.0時代帶來的生產模式之下,其標準都來自于PC互聯網的用戶體驗需求。這就造就了一個悲劇事件,編輯的后臺是PC互聯網2.0時代的體驗標準和環境,但是用戶閱讀更多的是使用移動終端設備,在移動互聯網2.0時代的場景之下,中間存在巨大的差異。在Word文檔中,沒有經過基礎排版拷貝過來的原始文字,在此后臺中有一個一鍵排版的功能,非常貼心,狂贊,但是問題還基本存在,一鍵排版之后,段落開頭空格還是以兩個字符為標準。如此操作的結果就是,從編輯后臺發布的文章,在PC上閱讀的體驗保持完好,但是在移動終端(以智能手機閱讀為代表)上的體驗就被硬生生扣上了PC互聯網標準,繼續保持了段落開頭的兩個字符標準。如果按照閱讀的習慣,或者美學的設計,在傳統PC互聯網或者是紙質圖書閱讀的時代,一個段落開頭兩個空格的格式設計是合理的最優的話,并且假設一行文字的普通標準是34個字的話,那么一個自然行的標準比例就是34:2,然而,在移動終端閱讀中,一個一行文字普遍的字數范圍在17個上下,此時如果繼續保持開頭空格的2個字符的標準,則一個自然行的比例就成了17:2,從數學上說是一倍的變化。不談在移動終端上閱讀,原來的空格與整個開頭行字數之間的比例是否應該自然同比例變化呢?就個人作為一個用戶的角度觀察,在智能手機閱讀環境下,文章段落的首行縮進如果在一個字符,相對來說更為美觀,并且兩個字符的首行縮進,對于相對不是很寬的手機屏幕來說,留出的空間已經稍微有些大了,這只是一個自然人,一個用戶的基本感受。

在移動閱讀終端時代,傳統互聯網文章段落空兩格的標準好似已經不適應,但是卻沒有被大多數人所發現,在PC互聯網時代形成的文字排版標準被原封不動的帶到了移動互聯網終端閱讀時代,終端產品的自然特性的變化被忽略了。這一經歷之后,我反思得出了幾個基本的感悟:其一,當更多的互聯網精英份子或者是所謂的專家學者,在不斷吹噓一種思維,一種概念,一種理論,一種模式,一種體驗的時候,參與其中進行正反方向的鼓吹和駁斥都無益于整個事件的進展。以此小小空格的變化為例,這些互聯網巨頭,包括騰訊(微信公眾號)和搜狐(自媒體)在內,其都是擁有絕對的互聯網思維和基因,也是所謂用戶體驗,用戶需求理念最為先進的代表之一,其也沒有對外鼓吹更多的所謂體驗的案例,或者一些思維心得,并且,其一些產品的細節(本文涉及的)也存在細節上的不盡人意的地方,并且其也在不斷摸索改進其中的體驗,承認一個不完美產品或者一個不完美體驗的存在,不斷更新迭代自己的產品,優化自己的產品和服務,而不是放出更多的所謂言論,一種近乎“偽思維”、“偽體驗”、“偽概念”的言論,躬身做事賺錢才是實在事。其二,互聯網思維,用戶體驗的發起者或者源頭也存在這樣那樣的體驗短板,一種階段性的“偽體驗”狀態,諸如BAT的一些產品中發現的用戶體驗低級錯誤(同樣的一個后臺編輯標準,會沒有經過任何變化的情況下,在PC互聯網平臺和移動互聯網智能終端兩個不同大小,以及閱讀場景的產品中“一致”的呈現就違背用戶體驗、產品設計的基本原則。)

互聯網世界里沒有絕對的權威,和一成不變的權威以及永遠的權威,做一個互聯網變革時代清醒思考的人,就應該果斷勇敢放棄對于權威的崇拜,用自己親身體驗一切,用自己的大腦思考一切,判斷一切,批判一切需要批判的,收獲自己獨立思考,親身體驗的一切文明成果,而不是跟隨所謂的互聯網權威的一切,搖旗吶喊失去自我。這或許是互聯網思維,互聯網連接帶來的所有個體之間平等關系建立之后,任何一個互聯網世界里被動者,被施力者和主動發力者都必須明白的一點,在互聯網世界里,沒有所謂的階級,沒有所謂的權威,任何一個個體都是獨立自由平等和蘊含無限潛能的。最后,個人認為是最為重要的一點,互聯網發展的大潮對我們沖擊的猛烈是各位受眾可以親身感受到的,并且越發的強烈,但是與此同時,互聯網發展浪潮的自我革新,自我升級,自我變革的速度如此之快又使得我們在感受強烈之后,又不得不適應這種更快的節奏,強烈的沖擊,更快的節奏,成為我們被互聯網浪潮沖擊的群體不得不同時應對的艱難挑戰。當微博興盛的時候,騰訊緊張,因此有了微信訂閱號,并且是快速的,騰訊有大家,百度有百家,新浪有微博,騰訊有微信,等不及的搜狐也推出自媒體平臺,并且是在極短的時間里,如此之快的應變速度是過往時代所不具備的,因此,在這一戰略意義更為重大的舉措中,一些基礎的互聯網用戶體驗,產品涉及,產品測試等概念或許被拋之腦后,無法顧及,因此一些用戶體驗的悖論或者細節瑕疵就出現在我們面前,不是這些巨頭不懂用戶體驗,不是不重視用戶體驗,只是這個時代變化太快,競爭太為激烈,新事物萌發的太快而已。用一句時髦的話表達,“步子邁的大了會扯到蛋的。”,如今已經不簡單是步子大的問題,有時候更多是意味著“步子太快了,也會扯到蛋或者磨壞了蛋。”,但是面對這一切,任何組織和個體都別無選擇,阿里別無選擇,騰訊別無選擇,支付寶別無選擇,微信支付別無選擇,這或許就是馬云、馬化騰焦慮的原因。溫州動車事故發生時候,國外某媒體發布了一則頭條新聞,對事件進行了一個經典的評述,“xx國,請放慢你前進的腳步,等一下你的國民。”,或許這句話用在互聯網領域從業的所有人都合適。

相關介紹:劉杰克,著名互聯網專家、實戰市場營銷專家、品牌營銷策劃與網絡營銷專家、微信微博新媒體與電子商務專家;品牌與網絡營銷及傳統企業互聯網轉型顧問;北京大學及清華大學EMBA總裁班品牌與網絡營銷培訓課程特聘教授;著名微營銷講師與移動互聯網絡營銷講師;《網絡營銷實戰》、《微營銷與社會化新媒體營銷》、《互聯網思維》、《互聯網+》、《互聯網金融》、《大數據營銷》等系列原創數字營銷與品牌課程資深培訓師講師;劉杰克營銷顧問機構首席顧問;衡濟堂集團獨立董事;曾在多家知名外資及民營企業任戰略總監、營銷總監及總裁;著有代表作《營銷力》、《網絡營銷實戰》等,電話:010-51290609,劉杰克老師官網http://www.letushow.com/,電子郵件:jackliupku@163.com,博客:http://blog.sina.com.cn/jackliupku,微博:http://weibo.com/jackliupku,微信:jackliupku

發表評論

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相關文章